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带口令背面演示

139健康网 2023-07-17 05:23 编辑:admin 298阅读

一、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带口令背面演示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二)

7、撇身捶

8、捋挤势(二)

9、进步搬拦捶

10、如风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二)

15、玉女穿梭(二)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二)

19、云手(三)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二)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二、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全套示范背面带口令慢动作

1---3预备起势揽雀尾,(1预备式;2、起式;3、揽雀尾;)

4—6单鞭提手白鹤飞。(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

7—8左搂拗步挥琵琶,(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

9—10左右搂膝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

11—12左搂拗步搬拦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

13—14如封似闭十字手,(13、如封似闭;14、十字手;)

15—16抱虎归山肘底捶。(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

17—18左右撵猴斜飞势,(17、左右倒撵猴;18、斜飞式;)

19—20提手上势白鹤飞。(19、提手上势;20、白鹤亮翅;)

21—22左搂拗步海底针,(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

23—25扇通撇身搬拦捶。(23、扇通背;24、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

26—27上步揽雀加单鞭,(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

28—30云手单鞭探马随。(28、云手;29、单鞭;30、高探马;)

31—32左右分脚转蹬脚,(31、左右分脚;32、转身蹬脚;)

33—34左右搂膝进栽捶,(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

35—36翻身撇身搬拦捶。(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

37—38右蹬脚跟左打虎,(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

39—40右打虎后右蹬脚。(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

41—42双峰贯耳左蹬脚,(41、双峰贯耳;42、左蹬脚;)

43—44转身右蹬搬拦捶。(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

45—46如封似闭十字手,(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

47—48抱虎归山斜单鞭。(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

49—左右野马三分鬃,(49、野马分鬃;)

50—51揽雀尾后再单鞭。(50、揽雀尾;51、单鞭;)

52—53玉女穿梭suo揽雀尾,(52、玉女穿梭;53、揽雀尾;)

54—56单鞭云手又单鞭。(54、单鞭;55、云手;56、单鞭;)

57—58下势金鸡要独立,(57、下势;58、金鸡独立;)

59—60左右撵猴斜飞势。(59、左右倒撵猴;60、斜飞式;)

61—62提手上势白鹤亮,(61

三、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全套示范带口令

 起势

1、 白鹤亮翅       

2、 左搂膝拗步     

3、 左单鞭          

4、 左琵琶         

5、 捋挤势(三)

6、 左搬拦捶         

7、 左棚捋挤按     

8、 斜身靠          

9、 肘底捶        

10、 倒卷肱(四)

11、转身推掌(四)  

12、右琵琶势       

13、搂膝栽捶      

14、白蛇吐信(二)

15、拍脚伏虎(二)

16、左撇身捶        

17、穿拳下势       

18、独立撑掌(二)  

19、右单鞭         

20、右云手(三)

21、右左分鬃        

22、高探马         

23、右蹬脚          

24、双峰贯耳      

 25、左蹬脚

26、掩手撩拳        

27、海底针         

28、闪通背          

29、右左分脚       

30、搂膝拗步(二)

31、上步擒打        

32、如封似闭       

33、左云手(三)    

34、右撇身捶       

35、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        

37、虚步压掌       

38、独立托掌        

39、马步靠       

40、转身大捋

41、撩掌下势      

42、上步七星     

43、独立跨虎

44、转身摆莲       

45、弯弓射虎

46、右搬拦捶    

47、右棚捋挤按     

48、十字手  

收势

四、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有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极剑等。现将五派太极拳按起源先后简介如下: 一、陈氏太极拳: 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二.杨氏太极拳: 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三.武氏太极拳: 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四.孙氏太极拳: 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五.吴氏太极拳: 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大架式: 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二.中架式: 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三.小架式: 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以下是个人意见: 传统学: 李德印老先生的教学片比较通透 吴阿敏大姐的教学比较详细 李自利先生的拳架比较好看 陈式推荐学 陈正雷大师的 陈正雷外界不怎么看好人家 但是他的拳架 在陈式里是最好看的 学功夫架学 陈小旺的 要想学技击架学张志俊的 别人的拳架也有好的但是教学来说相对较差! 杨式 推荐学 杨振铎的 或者 祝大彤 学杨式府内派的还是 李正 据说李正有功夫 具体事情不讲 杨式 推荐学 杨振铎的 或者 祝大彤 学杨式府内派的还是 李正 据说李正有功夫 具体事情不讲 孙氏 的就学孙剑云 的剩下孙氏别人就不怎么好了!

五、吴阿敏四十二式太极拳全套示范动作

1、预备势

 2. 太极出手

 3. 揽雀尾

 4. 单鞭

 5. 提手上势

 6. 白鹤亮翅

 7. 搂膝拗步(一)

 8. 搂膝拗步(二)

 9. 搂膝拗步(三)

 10. 搂膝拗步(四)

 11. 手挥琵琶

 12. 进步搬拦捶

 13. 如封似闭

 14. 豹虎推山

 15. 十字手

 16. 斜搂膝拗步

 17. 翻身斜搂膝拗步

 18. 揽雀尾

 19. 斜单鞭

 20. 肘底看捶

 21. 倒撵猴

  22. 斜飞势

 23. 提手上势

 24. 白鹤亮翅

 25. 搂膝拗步

 26. 海底针

 27. 扇通背

 28. 翻身撇身捶

 29. 卸步搬拦捶

 30. 揽雀尾

 31. 云手(一)

 32. 云手(二)

 33. 高探马

 34. 披身踢脚(一)

 35. 披身踢脚(二)

 36. 转身蹬脚

  37. 进步裁拳

 38. 翻身撇身捶

 39. 翻身二起脚(二蹦子)

 40. 退步打虎

 41. 右蹬脚

 42. 双峰贯耳

 43. 披身踢脚

 44. 转身蹬脚

 45. 进步搬拦捶

 46. 如封似闭

 47. 豹虎推山

 48. 十字手

 49. 斜搂膝拗步

 50. 翻身斜搂膝拗步

 

 51. 揽雀尾

 52. 斜单鞭

 53. 野马分鬃(一)

 54. 野马分鬃(二)

 55. 野马分鬃(三)

 56. 玉女穿梭(一)

 57. 玉女穿梭(二)

  58. 野马分鬃

 59. 玉女穿梭(三)

 60. 玉女穿梭(四)

 61. 揽雀尾

 62. 云手

 63. 下势

  64. 金鸡独立(一)

 65. 金鸡独立(二)

 66. 倒撵猴

 67. 斜飞势

 68. 提手上势

 69. 白鹤亮翅

 70. 搂膝拗步

 71. 海底针

 72. 扇通背

 73. 翻身撇身捶

 74. 上步搬拦捶

 75. 上步揽雀尾

 76. 云手

 77. 高探马

 

 78. 迎面掌

  79. 翻身摆莲脚

 80. 搂膝拗步

 81. 指挡捶

 82. 上步揽雀尾

 83. 下势

 84. 上步七星/又名上步骑鲸

 85. 退步跨虎

 86. 转身扑面掌

 87. 转身双摆莲

 88. 弯弓射虎

 89. 上步错捶

 90. 迎面掌

 91. 翻身撇身捶

 92. 上步揽雀尾

 93. 单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