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法

139健康网 2023-06-29 06:44 编辑:admin 241阅读

一、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法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右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第二段

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

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看捶

20、右左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第三段

22、云手(向左)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左右打虎

27、右蹬脚

28、双峰掼耳

29、斜飞势(左)

30、右迎面掌

 

第四段

31、十字摆脚(左)

32、搂膝左栽捶

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

35、云手(向右)

36、左高探马

37、回身指裆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二、吴式太极拳十三式

预备势:并脚直立 两臂下垂 手指微屈 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

舌抵上腭 双眼平视 全身放松

一、起势

左脚开立 两臂前举 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 跟步抱球 后坐转体 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

简化太极拳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跟步展臂 后坐引手 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简化太极拳转体撤手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下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步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 右脚内扣 上体右转 勾手收脚 转体上步

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 转体松勾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开步云手 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 转体上步 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跟步托球 后坐卷肱 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简化太极拳穿手上步 分手弓腿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 上步落手 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 转体分手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独立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 碾脚转体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跟步提手 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简化太极拳提手提脚 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 坐腿握拳 摆步搬拳 转体收拳 上步拦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式

三、吴式太极拳45式口令版

1、预备式

  2、太极起式

  3、提手上势

  4、手挥琵琶

  5、揽雀尾

  6、单鞭

  7、提手上势

  8、白鹤亮翅

  9、搂膝拗步左右四度

  10、手挥琵琶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抱虎归山

  14、十字手

  15、斜搂膝拗步

  16、转身斜搂膝拗步

  17、揽雀尾

  18、斜单鞭

  19、肘底看捶

  20、倒撵猴左右三度

  21、斜飞式

  22、提手上势

  23、白鹤亮翅

  24、搂膝拗步

  25、海底针

  26、扇通背

  27、翻身撇身捶

  28、退步搬拦捶

  29、上步揽雀尾

  30、单鞭

  31、云手

  32、单鞭

  33、左高探马

  34、右分脚

  35、右高探马

  36、左分脚

  37、转身蹬脚

  38、搂膝拗步二度

  39、进步栽捶

  40、翻身撇身捶

  41、高探马

  42、右分手

  43、一起脚

  44、退步七星

  45、退步打虎式

  46、二起脚

  47、双峰贯耳

  48、披身踢脚

  49、转身蹬脚

  50、高探马

  51、进步搬拦捶

  52、如封似闭

  53、抱虎归山

  54、十字手

  55、斜搂膝拗步

  56、转身斜搂膝拗步

  57、揽雀尾

  58、单鞭

  59、手挥琵琶

  60、野马分鬃

  61、手挥琵琶

  62、野马分鬃左右三度

  63、手挥琵琶

  64、野马分鬃

  65、玉女穿梭二度

  66、手挥琵琶

  67、野马分鬃

  68、玉女穿梭二度

  69、揽雀尾

  70、单鞭

  71、云手

  72、单鞭

  73、下势

  74、左金鸡独立

  75、右金鸡独立

  76、倒撵猴左右三度

  77、横斜飞式

  78、提手上势

  79、白鹤亮翅

  80、搂膝拗步

  81、海底针

  82、扇通背

  83、翻身撇身捶

  84、上步搬拦捶

  85、上步揽雀尾

  86、单鞭

  87、云手

  88、单鞭

  89、高探马

  90、扑面掌

  91、翻身单摆莲

  92、搂膝拗步

  93、上步指裆捶

  94、上步揽雀尾

  95、单鞭

  96、下势

  97、上步七星

  98、退步跨虎

  99、转身扑面掌

  100、翻身双摆莲

  101、弯弓射虎

  102、高探马

  103、扑面掌

  104、翻身撇身捶

  105、上步高探马

  106、上步揽雀尾

  107、单鞭

  108、合太极

四、吴式太极拳传承人名单

答案吴樾太极拳的学习地点应该根据不同的人而定答案一些人选择在太极拳馆或道馆学习,这些场所提供正规的太极拳教学,可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练习环境解释原因:因为太极拳是技巧含量高的运动,需要专业的教练指导,以及规范的练习环境,太极拳馆或道馆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适宜的环境内容延伸: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等方式学习吴樾太极拳,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同样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吴式太极拳中什么动作是非常典型的在发劲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 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 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掌。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有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六、吴式太极拳24式视频教程

预备势

1 起势

2 分剑七星

3 上步遮膝

4 翻身劈剑

5 进步取膝

6 卧虎当门

7 梢公摇橹

8 顺水推舟

9 眉中点赤

10 反剪腕

11 翻身劈剑

12 猿猴舒臂

13 沛公斩蛇

14 海底擒鳌

15 魁星提笔

16 反手势

17 进步栽剑

18 左右提鞭

19 神女散花

20 妙手摘星

21 迎风掸尘

22 拨草寻蛇

23 黄龙搅尾

24 白蛇吐信

25 海底捞月

26 灵猫扑鼠

27 左右卧鱼

28 跳涧截拦

29 云照巫山

30 李广射石

31 抱月势

32 单鞭势

33 乌龙摆尾

34 鹞子穿林

35 钩挂连环

36 合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