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83式名称

139健康网 2023-06-30 21:53 编辑:admin 246阅读

一、陈式太极拳83式名称

搂膝拗步的拳理是当对方的右脚踢过来时,你用左手把他的腿搂到一旁,同时右手打他的胸。他左脚踢过来时,你做相反的同样动作。所以,搂膝拗步:一手在腹部的高度向体外做搂挡的动作,另一只手从体侧抬起,路过肩头向前推掌。高度在胸。

二、陈氏太极拳83式教学视频

81式是洪均生先生所传的拳架,是在陈式83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修改而成的。

1、金刚捣碓2、拦擦衣3、六封四闭4、单 鞭 5、左转身捣碓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初 收9、斜行拗步10、再 收 11、前堂拗步 12、掩手肱捶 13、右转身捣碓14、十字手 15、庇身捶 16、背折靠 17、下掩手捶 18、双推手19、三换掌 20、肘底捶 21、倒卷肱 22、白鹤亮翅 23、搂膝拗步 24、闪通背 25、进步掩手肱拳26、退进步拦擦衣27、六封四闭28、单 鞭 29、上云手 30、高探马 31、右插脚32、左插脚 33、左转身蹬脚 34、前堂拗步35、击地捶36、二起脚 37、护心拳 38、旋风脚 39、右转身蹬脚 40、掩手肱捶 41、小擒打 42、抱头推山 43、三换掌 44、单 鞭 45、前 招 46、后 招 47、野马分鬃 48、左转身六封四49、单鞭 50、退步双震脚51、玉女穿梭 52、拦擦衣 53、六封四闭 54、单 鞭55、中云手56、双摆莲脚57、跌 岔58、左金鸡独立59、右金鸡独立60、倒卷肱61、左转身进步挤62、顺拦肘63、白鹤亮翅64、搂膝拗步65、闪通背66、进步掩手捶67、进退步拦擦衣68、单 鞭69、下云手70、高探马71、十字摆莲脚72、指裆捶73、猿猴献果74、六封四闭75、单 鞭76、穿地龙77、上步骑鲸78、退步跨虎79、转身双摆莲脚80、当门炮81、左转身捣碓

三、陈式太极拳83式拳谱名称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有74式,76式。新架一路83式,实际上近代陈式太极拳都传自陈发科公。陈家沟当年传人有名望的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朱天才,王西安,他们为了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分别对所学进行改动,以示区别。所以分了很多式,实际上核心内容练的都是一个东西。

四、陈式太极拳83式演练

第一段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二段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三段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 斜飞势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 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 撇身捶

第四段

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二十八式 云手

第二十九式 单鞭

第三十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 转身左蹬脚

第五段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六段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

第七段

第四十九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 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八段

第五十七 式下势

第五十八 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 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 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 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 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 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 式海底针

第九段

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 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 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云手

第七十一式 单鞭

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

第十段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下势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摆莲

第十一段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 收势

五、陈式太极拳83式分解教学

有对拉的动作,提腿后,立地的那条腿,髋部要有微下沉式,确保身体能合住,稳住重心。

六、陈式太极拳83式视频

陈式太极拳第一路83式拳式名称及顺序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

第七式:白鹤亮翅

第八式:斜行拗步

第九式:初收

第十式:前堂拗步

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再收

第十三式:前趟拗步

第十四式:掩手肱捶

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披身捶

第十七式:背折靠

第十八式: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双推手

第二十式: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中盘

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捶

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单鞭

第三十一式:云手

第三十二式: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前趟拗步

第三十七式: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

第三十九式:兽头势

第四十式: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捶

第四十三式: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四十八式:前招

第四十九式:后招

第五十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单鞭

第五十三式: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单鞭

第五十八式:云手

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倒卷肱

第六十二式:退步压肘

第六十三式:中盘

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捶

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收势

七、陈式太极拳83式杨合法

老架一路83式(另有73式版本) 新架一路也是83式。二路炮锤71式。 36式的应该是简化版。

八、陈式太极拳83式分段拳谱

黄龙三搅水

简介

“黄龙三搅水”是陈氏太极拳老架(大架、头二套)炮捶中拳式名。陈氏老架自陈长兴(1771—1853)至陈照奎(1981年逝世),经历了从诞宪政至最后完成定型的过程,“黄龙三搅水”拳式变化的三个阶段,就体现了这一过程。

陈长兴师承其父,在家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将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式由博归约,精练整理成老架(与此同时,与陈长兴同村同辈的陈有本也对太极拳做了改编,后称不架)。陈长兴传子陈耕耘,耕耘传子陈延熙。老架将陈王廷老拳谱和炮捶架子中的“黄龙三搅水”、“上步黄龙”、“左右三搅水”整理为“黄龙三搅水”,此为第一阶段。

陈发科(1887—1957),陈长兴玄孙,师承其父延熙。1928年应北平武术馆馆长许禹生之邀至北京传拳,一直教到1957年,将家传太极拳进一步开放传授,这是老架发展变化的第二阶段(因陈发科1928年前在陈家沟所传和后在北京传的老架有了较大差异,所以陈家沟人近年在列太极拳流派发展演变图表时,将其列为创新架的代表人物)。从陈发科所传右左“黄龙三搅水”拳式的演变来看,原来的“黄龙三搅水”是以退一退一步法结合手法来防守的,后者是以退一进一跟进一步法结合手法进行攻防的。

陈照奎(1928—1981)是陈发科幼子。善于精巧细赋的攻防技术,拳架走低桩,裆走下孤。他继承了陈氏家传拳的精华,并将其创新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其传拳经历主要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即1966年以前为前期,1966年至于976后为中期,1976年至1981年为后期。特别是在中、后期所传的拳理、拳式动作进一步完善提高。技击用法更具科学性,这是老架式发展的第三阶段(1973年陈家沟村人请陈照奎回乡传拳时,因所传老架第一路83式、第二路炮捶71式不同于村里流传的老架第一路74式、第二路炮捶41式,而将陈照奎所传拳架取名为“新架”。而陈照奎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对弟子们说:“我教你们的这二套拳是我的看家拳,你们要好好练,说新架不对的”)。

遵照陈照奎生前遗愿,陈照奎最后完成的家传拳架,在经马虹整理编著的《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以及《陈氏太极拳技击法》和《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等书中出版问世。陈照奎传授与定型的左右“黄龙三搅水”拳式,在继承陈发科“黄龙三搅水”的基础上,改退一进一跟进一为前扫半圆,右“黄龙三搅水”后经“翻花舞袖”反式变左“黄龙三搅水”,地面上显形二个半圆合成一个整圆。

陈照奎创新发展传授的右、左“黄龙三搅水”,具有独特的练习方法和灵巧的技击用法,拳走低势和运用灵活的大身法。右、左各旋转180度,如水中漩涡,确有巨龙搅水上下翻腾之势。其中阴阳变化、技击方法之巧妙,身法的漩圆配肘击、肘拿的()摔法,以及加盟参战的“懒扎衣”、“背折靠”、 “翻花舞袖”、“玉女穿梭”等拳式综合应用,两个半圆相合加上“翻花舞袖”反式转换形成了一幅玄妙的太极圆。

一、 右、左“黄龙三搅水”由“懒扎衣”、“背折靠”正反两式的单练动作合成。

“黄龙三搅水”动作由“抹眉红”定式转换,从第一搅水第一动起就由“懒扎请”的单练方法,手引脚蹬即上引下击法完成,紧接着左脚蹬即上引下击法完成,紧接着左脚贴地向前漩扫半圆加肘击走“背折靠”拳式,再退返到“抹眉红”定式完成第一次“黄龙三搅水”。变左“黄龙三搅水”转换动作由反式“翻花舞袖”完成,左“黄龙三搅水”与右“黄龙三搅水”拳式相册,只是左右调换,分别做“懒扎衣”、“背折靠”的反式练法。

二、 右、左“黄龙三搅水”各画太极图的半边阴阳鱼。

右“黄龙三搅水”右手顺缠掌心向上画弧上引,右脚以足跟里侧蹬踢着地下击,脚尖上翘里合,完成太极图两阴阳鱼相交的图中“S”线,紧接着右手翻掌走逆缠,掌心向左画阴阳鱼的外圈弧线,左脚巾地前扫180度半圆,左肘也形成“背折靠”拳式随着左脚前扫半圆形成上、中、下三个半圆的立体阴阳鱼外弧半圆,再随着腾空转身跳起的“翻花舞袖”反式转换到做左“黄龙三搅水”过程中的双脚着地正好又是太极图阴阳鱼中的两个鱼眼。

三、 “黄龙三搅水”漩圆技击用法之奥妙。

《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陈氏太极拳技击法》分别对动作的四个段作了四种技击用法的介绍,因“黄龙三搅水”的完成拳式造型是由“懒扎衣”、“背折靠”拳式组合的基础上还可直接腾空旋转360度又变化“玉女穿梭”拳式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