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太极拳拳谱

139健康网 2023-06-30 04:49 编辑:admin 107阅读

一、85式太极拳拳谱

精简37式太极拳套路,是将传统85式套路上不重复的动作,基本按原顺序组合改编而成的。

其创编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缩短时间,有利于在短时间里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演练一套85式太极拳大约需要24分钟,而演练一套37式太极拳快则6分钟,慢则8分钟;同时也为进一步学好85式太极拳打好基础;此外,它也可以作为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表演和比赛。这套太极拳的特点,一是演练特点及风格和传统套路一致;二是动作做法及要领和传统套路一致;动作紧凑、内容集中、编排顺达、布局合理,既概括了传统套路的动作,又与国家竞赛要求一致。需要说明的是,37式太极拳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创编的套路,只能是传统套路的缩影,而不能代替85式传统套路。预备式 14、云手 28、单鞭下势 01、起势 15、单鞭 29、左右金鸡独立 02、揽雀尾 16、高探马 30、退步七星 03、单鞭 17、右分左蹬脚 31、退步跨虎 04、提手上势 18、转身左打虎 32、转身摆莲 05、白鹤亮翅 19、双峰贯耳 33、弯弓射虎 06、左搂膝拗步 20、进步栽捶 34、搬拦捶 07、手挥琵琶 21、翻身白蛇吐信 35、如封似闭 08、抱虎归山 22、左右野马分鬃 36、十字手 09、肘底看捶 23、玉女穿梭 37、收势 10、倒撵猴 24、上步穿掌 11、海底针 25、十字腿(单摆莲) 12、扇通背 26、进步指裆捶 13、斜飞势 27、上步揽雀尾

二、太极拳谱王宗岳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

一、陈氏太极拳: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杨氏太极拳: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极拳: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四.孙氏太极拳: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五.吴氏太极拳: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大架式: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二.中架式: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三.小架式: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三、简易24式太极拳谱

为了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50年代体委开始普及杨氏太极拳。当时便于广大群众接受,就把杨氏太极拳分解为85,40,24式三套。有些地方还配了音乐。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有点像广播操了。而太极拳最好打全套,也不要发音乐。打拳应该熟记套路。要意念打完全套。应为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所以打好太极须做到:

1、顶劲要虚虚领起,则精神自然提起,同时气沉丹田,周身放松。由于身体上领下沉,即使身躯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劲。

2、立身须中正安舒,具有支撑八面之势,使推手时身躯不致偏于一边或依赖于对方身手之上,以免己劲为人所识,若偏一边,就不易顺遂地运用粘走功夫。

3、在神气内隐则柔,外显则刚的前提下,推手时要具有忽隐忽显的刚柔变换作用,这正是求懂劲过程中不断问劲的表现。

4、推手时要求做到两手有虚实,两足有虚实,一手一足上下亦要分虚实,形成处处分阴阳,处处有虚实。

四、太极拳谱原文

答:24式太极扇的扇谱

1起势(南) 13云开雾散(南)2愚公移山(南) 14横扫千军(西)3盘古开天(东) 15劲撩马腹(西)4白鹤亮翅(东) 16力辟山河(西南)5腋底藏花(东北) 17兵家相持(南)6回首迎春(东南)18枪来盾挡(西南)7哪吒探海(西) 19兵来将挡(西)8帘内藏骄(西) 20转身跨虎(南东)9扇后显贵(西南)21勒马五行(东南)10左凤右龙(西) 22推窗望景(南)11孔雀开屏(西) 23樱花怒放(南)12天女散花(西) 24 收势(南)

五、二十四太极拳谱

二十四式太极剑剑谱及口诀分解如下

10、右虚步劈一进步绞剑。

11、独立蹬脚架一返身点剑。

12、转身右弓步削剑。

13、左弓步拦剑。

14、左弓步前刺 。

15、震脚左弓步前刺。

16、后举右腿架剑 。

17、丁步点剑一马步推剑。

六、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

陈氏太极拳56式与老架一路的区别在于,陈氏太极拳56式是国家体委为了对太极拳考段位而在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的基础上编排的一套标准的规定套路,用作武术六段的考凭标准,另外陈氏太极拳比赛也用此套路。老架一路是陈氏太极拳传统的套路之一。

七、杨氏32式太极拳谱

太极拳的口诀如下:

第一部分(1-10):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第二部分(11-20):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第三部分(21-30):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第四部分(30-40):30、揽雀尾、

31、单鞭 、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40、收势。

八、陈式老架一路74式太极拳谱

老架一74.二41. 新架一83.二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