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的信――读《追风筝的人》(卡勒德

139健康网 2023-03-14 12:00 编辑:admin 64阅读

            2017.6.16

        2001年,弥留之际的忘年交阿辛汗电告阿米尔说: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时隔二十多年的后,阿米尔重新回到故土阿富汗,“一具皮包骨的躯体伪装成”的阿辛汗递上哈桑的信,那个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那个与阿米尔情同手足的“兔唇的、追风筝的”哈桑的信。

        这是一封“用法尔西语写的,没有漏写的标点,没有遗忘的笔画,没有模糊的字词――字迹整洁得近乎孩子气”的信,是一个经历天生不公、异族强暴、挚友背叛乃至战争摧残的哈桑写的信。我试着以画外音方式轻声读起来(见图,摘自《追风筝的人》P209),不自觉哽咽而颤抖着。这是本书中哈桑唯一真正坦露自我心声的片段。尽管身处“杀戮无从避免、恐惧无处不在”的喀布尔,但哈桑心中仍怀念少时与阿米尔爬山、摘果、念书的美好日子,过着继续守护打理阿米尔在喀布尔的房子的尽责生活,叙述一家三中(妻子沙法娜、儿子索拉博)困境中温情相依的亲密时光,并憧憬着美好未来:

        “我梦到拉辛汗老人身体好起来了,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自由的人,还是一个重要人物呢。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我梦到有朝一日,你会回到喀布尔,重访这片我们儿时的土地,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朋友在等着你!”

     

        读罢,不尽也为天性纯真善良、忠贞不二、正义勇敢的哈桑开始过上平静快乐的日子而暗自祈祷!可是,在这个“仁慈不再有,已经死去很久”的国度里,快乐成这样,是叫人害怕的。因为“他们只有准备要剥夺你某种东西的时候,才会让你这么快乐!”(阿米尔母亲索菲亚.阿卡拉米说的话,大学教授,生下阿米尔后因失血过多去世)。

        阿米尔重返儿时的土地――喀布尔。“为你,千千万万遍”最忠诚的朋友哈桑却失约了,哈桑没有等着阿米尔,这是唯一的一次失约,却也最后一次显示其对“少爷”阿米尔的忠诚。塔利班觊觎阿米尔在喀布尔的大房子,强行而入,哈桑奋起抗议。于是塔利班分子将哈桑拉到了街上。一个穿着人字形背心的男人用俄制步枪的枪口抵住哈桑的脑后,枪声在阿米尔房子那条街道上回荡,“哈桑扑倒在柏油路上,他那不求回报的忠贞生命,像他以前经常追逐的断线风筝那样,从他身上飘走。”

        这是哈桑留给阿米尔的唯一的一封信,哦,当然,还有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这也给曾经背叛哈桑的挚友阿米尔踏上“一条再成为好人的路”的机会。阿米尔回到在塔利班残忍的暴权制度统治下、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危机的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誓要从那个“吃耳朵的阿塞夫”,那个少时羞辱强暴哈桑现在又性侵男童的塔利班恶棍手中救出索拉搏。

        结局如何?是否圆满呢?

        书中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人能回答吗?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戏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就是这样,结局固然重要,但生活坎坷乃至恶劣环境中呈现出的人性的善与恶、卑劣与高尚,更发人深省。至少,哈桑的信中,你可以看到那自由向上、纯真善良的人性美好,看到那控诉种族歧视、战争,追求平等、和平的共同愿望。

      这,不就是人类心中一直在追的“风筝”吗?是的,正如本书译者李继宏在《译后记》说的:“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