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详解?

161 2025-02-17 18:42

一、太极拳论详解?

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哲理为根本,以拳术动作为基本内容的功夫。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练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心即丹田,即重心。人体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整体之前,是没有中心、并非整体,即是散乱的状态,这个散乱状态即是无极。因此,太极由无极而产生。

说明,人体由散乱而成为整体,则无中心而变为有中心。围绕中心所形成的整体就是太极圈。以人体丹田为重心,围绕左右脚尖、左右脚外侧、左右脚跟划一平圆,人体重心不出此圆,即是太极圈。

人体重心一旦出此太极圈,则必倾倒。人的肢体在此圈内运动,是为太极拳。人体的中心一旦确立,则阴阳由此产生。因此,太极为阴阳的父母。

二、什么是太极拳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阐释】

先贤王宗岳以“太极”立论,阐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及修炼方法、准则、规矩、规律和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所论述的传统拳学之宗旨适用于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不独为太极拳门派的专著 。

三、太极拳论的深度解析?

太极拳论涉及其理论的范围很广,往往包括太极拳的演变、发明的历史史实、术语的定义、拳法的规则、招式的含义及意义等多个方面。它融合了哲学、宗教、医学及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并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想,是一种实践理论结合的艺术体系。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谐、统一、均衡,其练习目标主要是探索内在的力量,并转变其状态达到冥想和解脱的境界。

四、武禹襄太极拳论原文?

太极拳经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攘/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五、博弈论:如何选择次优解?

在博弈论中,选择次优解是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竞争性环境中做出决策的数学模型,它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合作,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博弈论基础

博弈论是由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它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决策者(称为玩家)在给定的规则下做出决策,最终达到一定的结果。博弈论被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了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博弈论的策略

在博弈论中,玩家的决策会受到其他玩家的影响,他们需要根据其他玩家的可能行为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在常见的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这是一种所有玩家都做出最优选择的状态。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达到纳什均衡,有时候玩家需要做出次优选择。

如何选择次优解?

选择次优解需要玩家对整个博弈的规则和其他玩家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玩家需要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希望在博弈中达到的结果。然后,玩家需要分析其他玩家的可能行为,并对可能的结果进行评估。接着,玩家需要选择一种决策策略,这种策略可能并非最优,但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玩家的目标。最后,玩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变。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次优解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它需要玩家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对风险的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博弈论的原理也经常被运用于商业谈判、国际政治等各个领域。

通过对博弈论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好地进行决策与规划。选择次优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能够在合作中实现最大化的利益。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博弈论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原理。

六、缠论原文精解100句?

缠论金句100条,真正领悟一局受益终生。

李想

1、不要追高介入任何股票,一定要在调整结束后,将启动时介入,这是市场生存的最好的办法。

  2、最差的调整也至少要去考验5日线甚至10日线,对调整无须畏惧,调整正是寻找下一次上涨好股票的时机,至少可以利用调整换股或打差价,前期没动的股票也会借调整启动。大盘调整时,关注逆市不跌的股票,下轮的黑马由此产生的可能性很大。

  3、散户绝对不要抄底,一定要等股票走稳将启动才介入;如果是短线,一定要在均线粘合时介入,这样就不用浪费时间。记住5周线是中线生命线,5日线是短线生命线。

  4、中线的顶不是一天形成的,只有筑顶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现那种大阴线,而上升途中的大阴线,只会引发多头更凶猛的反扑。

  5、不要在以巨量大阴线构造顶部的下跌反抽中介入,这是投资中的大忌。

  6、要养成绝对不追高的好习惯,不要在所有均线都向下发散时买股票,风险太大。

  7、背驰只是告诉你相应的升势告一段落,但没有承诺一定要调整多长时间与多大幅度,这个问题应该看低一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回补,你看看该股低一级别的5分钟。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是一个回补的最好时机后面的上涨,一点都没耽误,看看这短线的成果。

  8、如果你怕大调整,就去看30分的第一类卖点。

  9、30分图上,如果你用MACD背驰,它明显走出三次红柱,一次比一次低,这是明显的背驰信号,根本不需要等跌破再有反应。

  10、一般最有效的背离是这样发生的:黄白线回到0轴附近再上去,股价新高而两线及柱子都不新高,这时出现的背离最有效。

 11、缠中说禅的MACD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情况反过来。

  12、缠中说禅定律:任何非盘整性的转折性上涨,都是在某一级别的“下跌+盘整+下跌”后形成的,下跌反之。

  13、离开级别,无所谓趋势;没有趋势,没有背驰;背驰是前后趋势间的比较,也就是说,在同一级别图上存在两段同方向的趋势是比较背弛的前提;趋势,盘整等都必须要在图上有明显的高低点。没有明显的高低点的,只能构成趋势或盘整中一段。

  14、买了股票就要随时监控着出货的位置,股票买了是要用来出掉的。其次,什么时间出 ?关键就看你是什么位置买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某级别买点买的,就在某级别的卖点卖。

  15、这个MACD是最好那种,从0轴很低的位置回到0轴上,然后一个双回试,典型的启动形态。

  16、一个日线级别的调整,就必然在30分上有三段走势。

  17、买了股票,就一定要从买点一直持有到至少同级别的第一卖点。除非你的短线技术特别好,否则就不要乱动,没必要为券商打工。

  18、就在买点买,卖点卖;当然,买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一个价位,级别越大的,可以容忍的区间越大。

  19、记住,最好的当然是卖得准,但如果不能;宁愿早了,千万别晚了。

20、无论哪类买点,都是在下跌或回试中形成的,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要追高。

 21、你要经常考虑的是大的级别是什么,才考虑1分钟的图;除了最后的冲刺及权证,一般都没必要看1分钟的。

  22、MACD从0轴刚上来,不存在背驰的问题。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黄白线对0轴的回拉,这个都没有,在该级别就不存在什么背驰,其他级别要相应去看了。

  23、中线指周线级别的,日线算是中短线,月线算是长线,30分线算是短线,5分线算是超短线的,而1分线只有T+0有意义。

  24、要反省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持仓结构,如果资金量特别小就全仓进出,该卖就全卖,该买就全买,这样利用率高。

  25、这种黄白线刚上0轴的,根本就谈不上背驰,背驰是要上0轴后有一次大拉升,然后回抽0 轴,再拉升,才会有背驰。

  26、一般双次拉回都上不去,一定有再次下跌,这种双次拉回的第二次,都是构成下跌中的第一个中枢的最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

  27、看技术买点,一定要综合地看,如果30分很强的,甚至是1分钟的买点也该回补了;但如果30分很弱,那至少要等30分的买点出现。

  28、个股按图形来操作,把级别定好,但千万别太机械了,要配合好大级别的,否则都按1分图线段就机械了。

  首先要判断好大级别的走势,例如日线在上涨中,那1分钟之类的就算走了,也一定要及时买回来,而且最好别按1分弄,按5分图甚至更长都可以,除非是最后的急拉,那就要配合好1分图了。

  29、精通本ID的理论后,涨跌的分别就消失了,在脑子里只有买点和卖点,没有什么涨跌,达到这种境界,就算初步有成了。

  30、注意:背驰后不必然出现V型反转,也可以形成盘整后再选择方向。所以为什么抢反弹都是必须跌透,也就是至少两个以上中枢的原因。

31、因为1分钟是被看到的最低一个图,如果要发现比1分钟还低的精确走势,可以单纯参考1分钟MACD的柱子对比。绿柱比前一波小但股价新低,这其实构成1分钟的次级别的背驰。

  32、5分钟的背驰,至少制造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但还可以制造更大级别的,但这都要通过中枢的扩展完成。因此,一个1分钟的背驰,当然也可以构成大顶或大底。背驰是制造底部,制造第一类买点的,而中枢扩展,延伸是制造第二、三类买点。

  33、对于卖货来说,最好还是在上涨中抓住背驰,这样的技巧要求当然很高。

  34、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涨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构成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肯定有利润,但经常会演化成大级别的盘整,特别在一些超级底部里,所以那时就要看中枢的演化情况,根据中枢的次级别的走势来决定大型中枢的第二类买点;而第三类买点和第二类买点在判断上唯一不同的就是,第三类买点的中枢级别比下面突破那中枢要小。

  35、小级别的背驰要发挥大作用:第一种是在大级别走势的背驰段里,否则,小级别的背驰不会引发大级别的反转;第二种,在急促的走势里,小级别的背驰往往反转的幅度特别大,这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36、二三线股对大盘的敏感度不大,只要大盘不大跌,行情都会有。

  37、第一个中枢后上扬的一段,如果不出现背驰段,就会形成第二中枢,如果这个中枢的级别比第一个低,那这个上涨就厉害了,所以不用急。

  任何能第一二三类买点完美出现的基本比较厉害。

  38、如果你的资金量不大,不能短线操作,那看30分的买点就足够了,当然,最好日线不能在背驰段里。

  39、一个次级别的回抽,至少在分时图上有三段下上下。

  40、你要根据股票自身的走势,大盘的只能是参考,一般来说,只要大盘不是单边下跌,那二、三线的股票受大盘影响不会太大。

41、盘整其实可以很简单处理,就是按次级别来看就行了,一段段分解操作。当然,有些特别小级别的,就没必要操作了。

  42、每个中枢的GG、DD都是最重要的位置之一,都会产生阻力或支撑。

  43、选股票要找好买点,在牛市里,第三类买点的爆发力是最强的,例如日线上的,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找30分上的。你可以把一些有潜力的板块,价位不高的,周线还没有拉升的当成自选,弄个100,几十只的,然后每天在这些股票里选买点,这样就不会太累了。节奏弄好了,基本可以达到出了马上可以买别的地步,这样资金利用率就高的。把已经走坏的挑出你的股票池,不断换入有潜力的新板块,这样不断下去,一定会有大成果的。

  44、盘整就要敢抛敢买,一旦出现第三类卖点进入破位急跌,就要等跌透,有点级别背驰再进入,这样才能既避开下跌,又不浪费盘整的震荡机会。

  45、关于定理三的两个次级别组合:趋势+反趋势,趋势+盘整,盘整+反趋势;这两个“次级别”和连接的结合性有关,简单的说,只要能分解出两段次级别走势就可以。

  46、A、B、C三段,C段不一定创新高,没有规定ABC三段,C一定比A高的,无论盘整背驰,背弛都是比较其力度,如果连新高都创不出,那力度就最弱,当然更不行。这时,根本连MACD的辅助都没有必要。MACD主要是辅助创新高的情况。

  47、背驰,盘整背驰都是走势分段的依据;所谓第三类买卖点对盘整结束的确认,最终也要看其内部结构的背驰,盘整背驰。

  48、不是等跌了才问卖不卖,而是涨的时候一旦进入背驰段的区间套里,就要陆续走,当然资金小的可以等到最后几个价位,资金大的就不可能了,第一卖点没走,就要在第二卖点走。如果是第三卖点估计跌很多了。

  49、同级别分解,当然都是同级别的中枢,不存在盘整中枢更大的问题。更大就分解成小的,这才叫同级别分解。同级别分解的起始点,必须是前面的走势类型的结束点。

  50、散户不一定要买指标股,因为相对慢点,可以多关注二线股,只要盘整足够,重新启动迹象的都可以关注。

 51、炒股必须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如果高没走,低位去回补等于加仓,这样不好,一定要搞清楚向下段与向上段。特别资金不大的,买就全买,回补如果信心不足,可以分单回补。只要是先卖的,回补起来就不会害怕了。

  52、离开中枢后的回抽力度越小,后面可以期待越高。

  53、在中枢震荡中,甚至同时向上的两段,都可以用类似背驰的方法来比较。这就是背驰方法的推广。

  54、同级别分解,不允许盘整里的中枢延伸,因此3段次级别就是了,不存在任意的问题。

  55、历史密集区就是历史上大多数的人都套在这个地方,股票又不是慈善晚会,那些没信心,没耐心的不下来,换手不充分,怎么可能大涨呢?

  56、技术不好就看5日线,如果是短线,就看60分的5均线,这些不破根本不用理会。

  57、对于散户,根本没必要专门弄一只股票,热点在哪就去哪?

  58、思维要转过来,太猛不是走的理由,该猛不猛或想猛猛不起来,才是走的理由上。

  59、对T+1的局限是必须考虑的,但一般来说,特别大的下跌,如果真有5分钟的背驰,其反弹力度已经足够短线。对小资金来说。

  60、除非有较大级别的买点,否则买股票都应该在下午,特别在走势不明朗的时侯。

  61、对技术不行的,本ID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中线看5周线,短线看5日线。

  62、缺口在今后三天的整理中能不破,就构成所谓的突破性缺口,这样,大盘中短期的上涨目标就大大拓展了。这个缺口成为今后行情的重要下拉与支持力量。

  63、30分级别操作的,一个5分级别的背驰是在你操作的忍受范围内的;5分的背驰,正常情况下只能引发对5分走势类型的修正,一旦该修正的第一个中枢级别大于5分,那就要先出来,因为这里至少形成30分的盘整,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第二类卖点的原因。

  64、一般来说,只看柱子面积,不看黄白线的,都是代表着相应小级别的比较。分笔的背驰可用1分的柱子面积比较就可以了。

  65、大盘震荡,具体的个股要根据自己的走势来决定进出,很多比大盘强的个股,就算大盘要补缺口反而大幅上扬。个股操作一定要注意,技术不好的,即使是短线,也就看5日线,不破就拿着,不要习惯性乱跑,否则大盘一震荡,左右挨巴掌。另外心态一定要好,如果卖早卖错了,也没必要追高,等一个短线买点再介入不迟,大盘震荡中这种买点不难发现。

  66、破5日线这是通用的不精确方法,按通常的理解,一般是3天拉不回来就是真跌破。

  67、5分中枢推移中,其前提就是不能出现5分中枢,否则,这移动就结束了。所以一个1分钟走势向下后,再一个1分钟向上,如果出现背驰或不创新高,就意味着一定会形成5分中枢。所以这是就可以先出来。

  68、要学会用MACD黄白线第一次上0轴以后横在0轴上形成第二类买点的判断.

  69、既然你看好大级别的,就要按大级别的图形来思维,而不用管小级别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忍受小级别的波动,就按小级别操作,不能大小级别搞乱了。

  70、大盘震荡,有些个股会大幅上涨,如果你按大盘来看,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个股按个股的走势看,如果个股要跟着大盘,那自然就表现出与大盘一致的买卖点结构。从这,不难判断大盘与个股的相关程度。

 71、除非你技术特别好,通道特别顺,否则不要参与太小级别的操作,一般技术的人按30分操作就很舒服,以不用整天跑来跑去。最小不应小于5分钟。

  72、只要有重叠就算中枢,不管1个价位还是几个价位,有时1个价位反而更有意义,这一般是里面主力资金的杰作。

  73、一般来说,如果卖了没回补,最好别养成追高回补的坏习惯。抛了,在技术上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买回来,否则节奏就会乱,一旦发现再冲高,再追反而容易被套住。

  74、什么时候清仓?就是日线出现背驰,现在日线有背驰吗?现在的,最多就是一些30分的背驰,这些,完全用中枢震荡等处理就可以。

  75、大盘调整,就是降低成本的好机会,技术上注意那些在这里大跌中形成第三类买点的个股。

  76、三买能抗过大盘吗?如果是一个5分钟的第三类买点,当然斗不过一个30分钟的顶背驰,如果是日线的,当然就没有问题。

  77、1分图线段内只有一个笔中枢,说明没跌透,要有2个以上笔中枢,线段才算跌透,且MACD两次回抽0轴才算跌透。上涨同样。当然,有一次回抽0轴也算够了,应看上涨的力度与下跌的力度,力度大,其码要回抽两次,有的要两次以上。力度小的回抽1次足够。

  78、操作上一定要记住,只要是赚钱卖的,就无所谓对错,这么多股票,总能找到有更好的买点,没必要一棵树吊死。

  79、大盘的剧本不变,但个股之间显然会有分化,因此不能光看大盘,现在的股票在技术上无非几类:一、创新高后回试的,这可以用第三类买点来把握;二、在前期高位下盘整蓄势的,这可以用小级别的第三类买点或在震荡低点介入;三、反弹受阻拉平台整理的,这个与第二同样处理,只是位置与前期高位有距离。

  80、在底部构筑双底,头肩底之类的图形,可用第一、二 类买点把握。

81、线段必须被线段破坏才是确认结束,当然可以用类似背驰的方法预先确认线段的结束,但那不是实际的确认。

  82、线段都没有怎么会有中枢?线段构成1分钟中枢,然后这就是原料,再按定义构筑更大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后面这些和线段无关。

  83、不要考虑什么支持,压力。这都是无聊的概念,本ID就希望用支持压力玩骗线,当然也不当本ID喜欢这样。

  84、背驰的概念,标准的在最低级之上用;线段上的,只能是类背驰的判断。因为,在线段里,如果是类小转大的,判断起来就不能光靠MACD了,那时间太短不够灵敏度,一般来说,小转大都有一个小平台,等小平台确认向上再介入更好,因为小转大的平台,是可以往下突破的。再强调,除非技术已经很好,不要参与1分钟以下的操作。

  85、中枢震荡中的短差,那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动。至于趋势时,根本不存在做差价的可能,趋势中,唯一需要干的就是等待背驰。注意,上面说的都是在你的操作级别的意义上。

  86、跳空不改变任何事情,如果缺口在线段里,还是线段,在笔里还是笔。

  87、为什么一定要有a,b?A+b+B也是1分钟的上涨,关键是两个中枢之间没有重合,中枢之前之后有没有走势并不重要。

  88、对于散户,根本没必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那是大资金没办法的办法。对于散户,如果通道通畅的,最快的方法就是用第三类买点去操作,杀完一只继续下一只,不断搞下去,不参与任何的中枢震荡,只搞最强势的,这才是散户该干的事。

  89、三买后的操作要把握好两点:一、级别不能太小。二、一旦出现向上盘背一定出来,不介入那些演化成大级别震荡的情况,只持有中枢上移的情况,一旦新中枢成立马上走人。

  90、日、周顶分型后关键看5日线,5周线;大盘这次周顶分型后继续破顶,就是因为5周线没有有效跌破,构成一个完美的回补点。

91、本ID的理论很关键一点,就是要节奏。特别是用小级别操作的,节奏更重要。你抛了不买回,那不如不抛,等大级别的卖点再说。买了就在想着卖点,卖了就要想着买点。

  92、低级别图上用中枢,走势类型;高级别图上用分型,线段等于有两套有用的工具去分析同一走势。

  93、比较力度,用盘整背驰一招,也不是老比较最近这一段。

  94、先搞清级别,第三类买点后两类选择,更大级别与继续上涨;如何区别,就看相应走势是否出盘整顶背驰。盘整顶背驰对应更大级别的情况,后面出现下跌,那是天经地义的。

95.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犹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96.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97.缠论的本质只有两个部分 一形态学:走势中枢 走势类型 笔 线段之类的东西二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和走势中枢走势能量结构的之类的东西。

  98.有些人是不适合参与市场的 耳朵控制大脑型 疯狂购物型 不受控制型 永远认错型(永远认错,死不悔改)祥林嫂型 赌徒型 股评型 入戏太深型 偏执狂型 赵括型 克服不了就没必要呆在市场里做炮灰。

  99.心态的磨练对于市场操作非常重要,但是反过来,操作并不一定能磨练心态,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出,思考自己能否适合这个市场,能否克服自己的贪 嗔 迟 疑 慢(贪者会令你追涨落入陷阱,嗔者和市场赌气,必招致大败。迟疑者未抓住战机,对自己技术信心不足,慢者对自己的股票准备不足,缠师言若是准备不足便一股都不要买,若买就要一次买足)

  100.学习缠论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走势中枢-走势 趋势-背驰-区间套-转折及其力度

最完整、最干净的缠论原文

  广告,不许说最。所以,这不是广告。  用我的笔记的,经常有人问,有没有不涂鸦的。  很抱歉,这个真没有。  最早的时候,我也只整理缠师的原文,啥都不敢写。那时候的分享,没有人看啊,我也不知道谁手里有。  慢慢的,开始贴图。然后,写自己的阅读理解。再然后,塞更多的资料。  对围观的人来说,是一版一版的更新。对我自己来说,是同一个笔记,日积月累。  我自己的,就是当下的,当然是涂鸦最多的。  其实,我自己,也想要一份,没有涂鸦的。  两年前,甚至还在有道云笔记里面,复制了整个笔记,想着,删掉所有的涂鸦,不就是纯净版的么。  弄了没几下,放弃了。事情很简单,但是工作量太大。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啊。  想要,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还记得那个故事么?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一瓶一钵足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现在,神燕,一瓶一钵,真的从南海回来了。  带回来的就是,最完整、最干净的缠论原文。  包含缠师所有的博客文章,以及文章后面的问答,而,没有任何人的涂鸦。  终于,查阅,检索,变得简便了。  推荐给大家的,《缠中说禅大全》神燕版,是一个PDF文件,不到100M。  放到那个专门用来下载的QQ群了。需要的,自己去拿。现在空出来100个位子,如果人满不能加人了,请来报告。已经下载的请自行退群。  资料都齐全了,学不学,没有借口了吧。  至于,盘整背驰啊,历史性底部啊,都没用。  转折不转折,不能只看没有借口,还需要有动力。  那么,动力,您有了么?  不管您有没有,反正俺这篇文章,胡扯一通,又拉回来了。  盘整背驰与历史性底部,切题吧。  以上,我的打卡。

七、太极拳行功心解原文?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渭沉肩坠肘也。

气遍身躯不稍滞,勿使有凸凹处,如瓶之不均。

意融于中,气合于肉,神清于灵,渐渐有细细温温之象,往住于无意之中。

盖缘道本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

八、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及译文?

《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为“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译文:太极是由无极而生。无极是宇宙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无形无象、无边无限的状态。无极动,生太极。天地初开,有形而未分,是阴阳二气的孕育阶段。太极动生两仪,阴阳立判,阴阳二气化生万物,所以太极为阴阳之母。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静互寓,互为其根。这是太极拳的核心理论。太极的概念,是道家宇宙论的基本概念,是对宇宙本体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这种内在的变化规律是自然形成且不可改变的,所以要认识它、了解它,不能违背它。道家把人的个体看做小宇宙,并通过返修的方法使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太极拳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项目,更注重内修,以求合乎自然之道。在太极推手时,不能失之过分,也不能失之欠缺,要沾粘住对方,依随对方的曲伸而曲伸,做到不顶不丢。人以刚劲进来,我以柔劲相接、化解,称为走化;我得势,人不得势,乘势粘(扼制)住对方,使其不能走化脱离困境,且越发展令对方越不得势。对方动的快,我则响应快;对方动的慢,我则以慢相随。虽然推手在外形上、姿势上千变万化,而这一道理却是不变的。练习太极拳、太极推手,先求招势熟练,由招势熟练而逐渐感悟到劲力的变化应用,称为“懂劲”;再由懂劲一层层逐步提高,达到神妙、高明、随心所欲。然而,如果要达到高层次,不通过长期刻苦地练习,是不能忽然彻悟其中的道理的。练习和应用时,要求头顶轻轻向上领起,气沉降到丹田。要做到立身中正,中气浩然。气机活泼通利,劲路令人难以捉摸。推手时,左侧遇实则变虚,右侧遇实则令来劲无所着落,遁化无迹。对方来力上攻,我随之上引,使其有越走越高,高不可攀,摇摇欲坠的感觉;对方来力下攻,我即随之向下引之,使其有越走越低,有如临深渊的感觉。对方向前来攻我,我即顺势引进使其有劲长莫及、越进越空的感觉;对方背势时,我沾粘住对方以劲逼之,使其不能走化,越退越感觉紧张、被动。拳练到高层次,其感觉非常敏锐,一根羽毛、一只蝇虫落到身上都能感知来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能立即做出反应;对方摸不到我的劲路,我却能摸透对方的劲路。英雄所向无敌,就是因为练就了这种高深的功夫。武术的门派很多,虽然招势有所区别,总不外乎强壮的欺压弱小的、手脚慢的被手脚快的所制。有力的打无力的,手脚慢的被手脚快的所制,这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现象,与后天的学习造诣并无关系。(注:有些人认为“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观点是错误的,愚则以为不然。愚以为,先天之本力,人各不同,手脚之快慢,各有所异,这是自然现象。如果仅以本力相较,以快慢相较,自然是“大力胜小力,手快打手慢”。这一自然规律,是在不练拳术时所存在的,所以,和后天的学习造诣无关。而通过后天的拳术练习,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收到以小力胜大力,后发先至的效果。拳论作者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为后面“显非力胜、快何能为”的论证做垫铺,从而进一步论证功力、技巧的重要性,这也正是《拳论》论证的核心问题。如果拳论作者只把胜负归结为“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那么作者也不会写此拳论了。这也绝不会是拳论作者的疏忽。)察究“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所形容的情况,显然并非以力大胜人。看八、九十岁的老人抵御众人围攻的情形,进攻的人虽然身手很快,却不能取胜,仅凭身手快又有什么用呢?打拳、推手,要立身中正,尤如秤准平衡不偏;圆转灵活象似旋转的车轮。推手时粘接来力而走化就能顺适,虚实不分则产生顶劲造成僵滞。经常见到多年刻苦练功却不能化解来力的人,都被人所制,就是因为没有领悟到双重之病。要想避免双重这个毛病,就要懂得阴阳虚实的变化。粘逼过程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逼的过程也是走化的过程;走化过程中随时可以粘逼,所以,走化的过程也是粘逼的过程。粘、走的关系,也即阴阳的关系,阳不能脱离阴,阴也不能脱离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寓,阴阳相济,才算是懂劲。懂劲之后,越练越精细深入,默默加深认识理解,悉心探求,逐渐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太极推手(技击)运用的本来是舍已从人的技巧和功夫,许多人却误认为是舍近求远,这种错误认识,就是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练太极拳的人不可不祥细辩析。以这篇文章做为对太极拳的论证。

九、太极拳论王宗岳读后感?

读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后,我深感太极不仅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智慧。王宗岳强调“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让我理解了太极的精髓在于平衡和谐,与自然和宇宙相通。通过练习太极,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应对各种挑战。

十、太极拳十大要论解释?

太极拳十大要论是太极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柔弱胜刚强、内动外松、用意不用力、松胯活腰、胸有成竹、以意领气、意到身随、触形打手、偶然习惯、内外相合。这些要论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指导理论,对太极拳练习者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对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简单解释:

柔弱胜刚强: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通过适当的技巧和方法,用柔软的身法和拳法来战胜对手的刚强。

内动外松: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内功外运,外表看似松懈,但内里却运柔成刚,产生强大的内劲。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练习时,要运用内功,以意领气,用意不用力,避免过度使用肌肉力量。

松胯活腰:太极拳练习时,要松垮活腰,做到身法自然,灵活多变。

胸有成竹:太极拳练习时,要心中有数,掌握对手的动向和态势,以便作出相应的应对。

以意领气:太极拳练习时,要以意领气,让内气在身体内运行,形成内功。

意到身随:太极拳练习时,要做到意动身随,意念与动作紧密配合。

触形打手:太极拳练习时,要注重实践,多接触实际状况,多练习手法和身法。

偶然习惯:太极拳练习时,要养成习惯,坚持不懈地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内外相合:太极拳练习时,要内外兼修,做到身法、手法、意念的内外相合。

以上是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简单解释。这些要论是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指导理论,对练习者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