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45式由来?

139健康网 2023-09-18 21:48 编辑:admin 292阅读

一、吴式太极拳45式由来?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泉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二、吴式45式太极拳拳谱口诀?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

  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后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X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X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后左右势要园。

  15、X进步搬拦捶

  重心后移不后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

  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后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

  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

  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朋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X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

  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X十字手

  重心后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X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

  左手向下向后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

  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X肘底看捶

  重心后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脚弧形向左落。

  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

  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三、45吴式太极拳背向带口令?

四十五吴式太极拳背向带口令如下

36、左高探马

37、回身指裆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四、45式吴式太极拳是哪年编的?

是1988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人员编排颁定的竞赛套路

五、吴式太极拳45式名称是什么?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右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

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捶

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22、云手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退步打虎

27、右蹬脚

28、双峰贯耳

29、斜飞势

30、右迎面掌

31、十字拍脚

32、搂膝左栽捶

33、左海底针

34、右闪通背

35、云手

36、左高探马

37、回射挡捶

38、左下势

39、上步七星

40、退步跨虎

41、左迎面掌

42、转身摆莲

43、弯弓射虎

44、退步搬拦捶

45、收势。

六、吴式太极拳绝招?

一、以高打矮,多用劈勾

当敌人个子比我矮了一小截,或者敌人个子与我相当的潜伏进身时,应多用劈拳或勾拳往往可以一击必杀,成为制敌法宝之一。

二、对方转身变招,击臀即破

如果对方转身使用鞭拳或后扫腿之类的技法,那么对方一转身即照对方臀部用脚跟蹬去或者是蹬了再加踢击,要领是松腰塌胯的劲达脚跟、脚尖,击中则对方使其变招落空,失重的往前跌去,什么技法都使不出来。

此技法也为制胜对方的招术之一,可用于民间较技和擂台比赛。

三、对方乱打乱踢,击脐即解

如果对方不按常规的拳打脚踢,一般的练拳者确实由于经验不足而难以防守,故有“乱拳打死师傅”之说。拳架中有个“搂膝栽捶”的拳势,这个“搂膝栽捶”化解对方乱打乱踢的效果较

七、吴氏37式太极拳带口令的音乐?

初学太极拳以吴氏37式为宜,有一定基础后再学打83式太极拳。

八、吴式13式太极拳口令?

太极热身操十三式的口令完整版如下:

一、(起势)金刚三大对

二、(翻掌)懒擦衣

三、(如封似闭)单鞭 

四、云手 

五、(拗步高探马)转身 右拍脚  

六、(琵琶式)搂膝拗步  

七、(上步十字手)倒卷肱  

八、 (白鹤亮翅)搂膝斜行

九、(开合)海底针 

十、闪通背 

十一、野马分鬃 

十二、转身双摆莲 

十三、搬弓射虎(领落)( 收势)

九、吴式太极拳30式口诀?

起势:两手分开,左右分势,起手式。

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手向前推出,左右脚跟同时向外转。

白鹤亮翅: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

左右搂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手挥琵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左右云手:左右手交替向前推出,左右脚跟交替向内外转。

单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高探马: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右脚踢腿:右脚向前踢出。

右脚踢腿:右脚向前踢出。

右搬拦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如封似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十字手:左右手交叉向前推出,左右脚跟交替向内外转。

抱虎归山: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左脚踢腿:左脚向前踢出。

左脚踢腿:左脚向前踢出。

左搬拦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如封似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十字手:左右手交叉向前推出,左右脚跟交替向内外转。

抱虎归山: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左右穿梭:左右手交替向前推出,左右脚跟交替向内外转。

左右搂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右脚踢腿:右脚向前踢出。

右脚踢腿:右脚向前踢出。

右搬拦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如封似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十字手:左右手交叉向前推出,左右脚跟交替向内外转。

抱虎归山: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左脚跟向内转,右脚跟向外转。

收势:两手分开,左右分势,收手式。

完成:结束动作。

十、吴式太极拳83式口诀?

吴式太极拳83式口令有预备式、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搂膝拗步、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肘底看捶、左右倒撵猴、斜飞式、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

海底针、扇通背、撇身捶、进步搬拦捶、上步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左右搂膝拗步、进步栽捶、翻身撇身捶、进步搬拦捶、右蹬脚、左右打虎式、回身右蹬脚、双峰贯耳、左蹬脚、转身右蹬脚、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斜单鞭、野马分鬃、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下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