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大名?

212 2024-07-26 13:35

一、杨式太极拳大名?

杨式太极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永年广府镇南关人杨露(禄)禅(1799——1872)所创,已历传五代,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1883——1936)继承祖传,并结合自身经验,将祖父常见的“小架”、父亲修改的“中架”,根据当时人们剪掉辫子、弃穿长袍的情况及健康需要,改成一百单八式的“大架子”太极拳路。今天的太极拳八十八式、四十八式及简化二十四式,都是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整理创编出来的。

杨式第四、五代传人亦著书和广收门徒,使杨式太极拳传遍全国及世界各地。

其中上海市武协副主席、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傅钟文(1903-——1994)先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了《太极刀》、《杨式太极拳》,并译成日、英、法、德文等译本在全世界发行,并同儿子傅声远在上海为中外人士教授太极拳多年,傅声远在澳洲定居,近年常往返于日、澳、新加坡等地授拳,为杨式太极拳的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杨式太极拳分类?

1、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最不像太极拳的拳种,是陈王廷集蒋发所授的三丰太极拳与陈式炮捶改编而成,陈家十四世陈长兴将秘不外传的三丰原式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后来太极拳分成了杨、吴、武、孙、赵堡五大流派。

2、杨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3、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1860-1933)所创。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成的。

4、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徐致一等。

5、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三、杨式太极拳搏击入门?

首先要从简单的套路学起。比如24式简化太极拳就很好。它动作不多,时间短(4-5分钟),式子较全面。

当时全国一些名家编这个套路时,还考虑到它的动作符合人的运动生理,既能得到锻练又不易造成运动伤害。

然后再学些稍复杂一点的套路。

再就是练过四、五套拳之前先不要急于练器械,有了扎实的功底,再去练刀剑枪棍就会简单一些,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四、杨式太极拳大师排名?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这种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杨式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在太极拳界执大旗地位,杨氏太极拳紧随其后。

五、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杨式: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陈式: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

吴式: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

武式: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

孙式:开合相接,转换灵活;进跟退撤,身到意合。

和式:中正松柔,不偏不倚,不贪不欠,顺遂自然。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著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裏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於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园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六、济南杨式太极拳传人?

张勇,出生1965年2月, 山东济南人,中国武协会员、 中国武术六段、中国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高级拳师、高级教练;中国传统杨氏太极拳第七代传承人、杨式明之太极拳二代传承人、山东明之太极拳发展中心秘书长兼副总教练、明之太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理事、济南高新区汉峪金谷太极拳辅导站总教练。

七、杨式太极拳几代排名?

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以下是杨式太极拳的部分代排名:杨露禅: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被誉为“太极宗师”。杨班侯:杨露禅之子,继承并发扬了杨式太极拳,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杨健侯:杨班侯之子,也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传人之一,对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澄甫:杨健侯之子,是杨式太极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对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阐述。此外,在杨式太极拳传承历史上还有其他许多杰出的传人,他们对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杨式太极拳拳理阐述?

杨式太极拳以"以柔克刚"的原则为根基,追求动静相结合、以宽缓的动作完成。其核心在于以意导气,通过身体的旋转、扭转以及蓄势释放的变化来运用力量。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调和身心平衡,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同时,太极拳的拳理注重于内外结合,注重于调整身体器官功能,提高身体的能量,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它体现了"以柔胜刚"、"不盲从"、"以己为师"等思想观念,具有健身养生、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是道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九、杨式太极拳的好处?

杨( 氏)式太极拳,是传统文太极拳的一个延伸发展的拳种,其拳理是一样的帅,本质是注重了太极的阴阳,明显的是对练气更加重视,特点是动作轻柔,适合个个年龄的练习者,养生方面效果相同。

缺点来讲,关键在师傅,没有不好的拳只有不用功的人,还要看你练功的目的是什么,养生练气,武术练功。

十、杨式太极拳传人排名?

杨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

杨式太极拳是由杨禄禅(1799—1872)创始,师从陈氏太极拳名师陈长兴,传友武禹襄兄弟三人,亦师亦友。杨露禅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去掉发力等难度动作,经过后人努力,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杨氏太极第二代传人:

富周 侯得山 纪子修杨班侯 杨凤侯 杨健侯;

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富英 陈秀峰 龚润田 纪老福 冀福如

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萧功卓 蒋玉堃 白忠信 范宝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