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氏太极拳五十六式口令?
1、预备势+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5、单鞭+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复向右转送右腿,脚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二、八十六式杨氏太极拳口令?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辇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臂
24.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式
39.右打虎式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上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左右玉女穿梭
53.上步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辇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臂
66.转身白蛇吐信
67.上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上步搬拦捶
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三、杨氏五十六式太极拳背向口令?
1.起式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杨氏太极拳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趟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劈架子
18.翻花舞袖
19.左掩手肱捶
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22.云手(向右)
23.云手(向左)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28.指裆捶
29.白猿献果
30.双推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马分鬃
35.左野马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倒碓
56.收势
四、杨氏太极拳三十六式背向口令?
1.起势
2.揽雀尾
3.云手(2个)
4.单鞭
5.提手上式
6.白鹤晾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抱虎归山
10.肘底看捶
11.倒撵猴(2个)
12.海底针
13.扇通背
14.转身白蛇吐信
15.左右玉女穿梭
16.转身左野马分鬃
17.下势
18.左右金鸡独立
19.高探马穿掌
20.右左分脚
21.转身左蹬脚
22.右蹬脚
23.进步指裆捶
24.斜飞势
25.左打虎式
26.双风贯耳
27.单鞭
28.下势
29.上步七星
30.退步跨虎
31.转身摆莲
32.弯弓射虎
33.进步搬拦捶
34.如封似闭
35.十字手
36.合太极
五、杨氏太极拳十大要领?
太极拳的“十要”是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提出来的,概括了太极拳十项基本要求。是练习太极拳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要领一: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要领二: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要领三: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要领四: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要领五: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要领六:用意不用力。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要领七: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要领八: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形与神合一,即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要领九: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要领十: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外动内静,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
六、八五十式杨氏太极拳口令?
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七、杨氏太极拳十大要领口诀?
太极拳的“十要”是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提出来的,概括了太极拳十项基本要求。是练习太极拳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要领一: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要领二: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要领三: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要领四: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要领五: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要领六:用意不用力。此拳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要领七: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要领八: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形与神合一,即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要领九: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要领十: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外动内静,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
八、杨氏太极拳十大杰出人物?
杨露禅,杨凤侯,杨班侯,杨健侯,杨橙補,王兰亭,李瑞东,武禹襄,李亦番,全佑,杨兆鹏,赵斌,杨振铎,杨振基
九、85式杨氏太极拳有几个十字蹬脚?
在85式杨式太极拳第三段时,有第34式转身蹬脚,第37式右蹬脚,第40式回身右蹬脚,第42式左蹬脚,第43转身左蹬脚等5个十字蹬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