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未病”与“治未病”能画等号吗?

139健康网 2021-10-04 03:49 编辑:桑奇 186阅读

  “未病”为“无病”,能理为病而未发,已病而未传。中医“治未病”,它是在“未病”的前面加一个“治”字意义就完全不同,不能画等号了。“治”的含义,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次。
  一是未病先防,也就是说未病健康养生,防病在先。相当于我们现在实施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性措施。主要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这两条途径来保护人群免于发病。
  二是既病防变,已病早治。相当于我们现在实施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内涵。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疾病的发病期,为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措施;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发病后期为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三是瘥后防复,也叫愈后防复,愈后调摄,防其复发。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治疾病的传变和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就远比公共卫生的一级预防更加丰富和宽泛,凸显了它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有“治未病”的理念,把握其科学内涵,重视和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若预防工作做好了,身体强壮了,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少生病不是更好吗?让我们摆脱亚健康状态,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