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点拨:可以简单的说明自己对于屠呦呦这个人经历有些什么感受即可,如下:
一、科学研究需要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屠呦呦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年代,尽管今人看来“封闭、保守”,但充满了激情和必胜的信念。屠呦呦及其团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土法上马,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可谓百折不挠。
“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胰岛素均不例外,都源自信念的力量。不仅如此,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有为国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邓稼先等),即便拿自己身体做实验也在所不惜。这对当下某些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功还得益于文化自信。青蒿素研究源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正是基于对传统古典医药典籍的崇信,他们锲而不舍,终成正果。
反观,中国当下的科技教育界,最缺乏不是科研条件而是学术与文化的自信。近现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蹂躏,被简单地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愚昧”。这种文化自卑感至今仍未消除,如中医药“伪科学”论仍不绝于耳。
因此,唯欧美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势,使亦步亦趋地追随变得似乎天经地义。如果他国研究超音速4倍的发动机,中国步其后尘而不是创制新的航空器,那终将受制于人。
如果留洋经历和SCI论文变相地成为某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任用和绩效评价的尺度,那中国科技人员就有沦为欧美学府奴仆的危险,国家科技与文化安全都令人堪忧。
如果传统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文字学、民俗学、中医(药)学科研人员,也被迫为稻粱谋而留洋,那文化消解与瓦解则势所难免。
二、要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者既无院士头衔,又无博士称号,更无留洋经历,这给中国人才任用和评价体制带来了尴尬。
笔者虽不赞同网上有关废除中国院士制度的偏激论,但制度本身的“弱踵”因素值得考量。由于现代人缺乏公心,即便有蔡元培式的伯乐,也不敢贸然不拘一格用人。为了规避任人唯亲,诞生了中国化一刀切式的系列管理办法。
如上世纪90年代要进科研院所和高校,须硕士学位;随着博士雨后春笋般“孵出”,如今要进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须博士名号外加留洋经历。50年后是否须有月球游历经历不得而知。貌似公平的管理制度,却让以权谋私者有机可乘。
假冒伪劣的院士成果也屡见不鲜。于是众多的屠呦呦被拒之于门外。如何让“低学历”的华罗庚和钱穆们、“非专业”的郭沫若们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又不让方鸿渐们投机钻营,是未来中国科研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乃至政体改革面临的难题。
扩展资料:
屠呦呦的人生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勤奋求学,学无止境。了解过屠呦呦生平的人都知道,她出生在一个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然而恶劣的环境并不能阻挡她求学上进的决心。生活在物质条件这个优越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
可想而知,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没有团队的协助,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尽管诺奖实质属于个人,但是也不要忘了众多中医药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
1、屠呦呦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自信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无私奉献,个人想要取得成就,民族想要实现复兴,国家想要变得强大,都需要这样的精神。
2、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该深入学习屠呦呦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听虚言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做到握铁有痕,踏石有印,善做善成。
3、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未来,为民族谋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扩展资料:
1、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刚刚工作几年时间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中医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并且经过两年时间成功提取青蒿素,我觉得空有满腹理论不足以成大事,还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勇于前行的决心。
2、屠呦呦先生在获奖时多次强调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可想而知,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没有团队的协助,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尽管诺奖实质属于个人,但是也不要忘了众多中医药研究人员的辛勤付出。
3、屠呦呦因为受到中医古籍的启迪,并且通过适当的手段对中药青蒿成分(可以有高效抑制疟原虫)进行提取,最后成功研制出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的青蒿素,这就教导我们要善于从书中和实践里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读书,不带目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