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要注意什么?

139健康网 2021-11-18 15:56 编辑:卓家 136阅读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拔火罐应该注意什么

拔罐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外治疗法,以其物廉、方便、实用广泛运用于家庭之中。在拔罐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更好地达到疗效。1拔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割伤皮肤。用过的罐子一定要用清水洗净,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破损的不能用。2应注意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选择清静、光线和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为佳。3尽可能选择一个自认为舒适的体位姿势,如仰卧位、俯卧位等,如果在拔罐过程中要改变体位,可让他人扶稳罐子后,缓慢改变体位。4初次治疗者和体弱、年老、儿童等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5拔罐的部位和穴位,一般以肌肉丰富,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拔罐。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6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的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可略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背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则相对缩短。7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几小时或数日后即可消失。若是起泡了,也别慌,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8拔罐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晕罐现象,切勿惊慌失措,应把病人的上衣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后仍未缓解症状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去枕平卧。如出现昏厥、低血压时,应把枕头垫于脚下,成头低脚高状态,同时以指甲缘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以指尖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拔罐后需注意几项1、拔罐后不能马上洗澡。 拔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2、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拔罐的主要作用是调理气血,酒精进入血液后,会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血压一定程度地下降,这与拔罐的调理原理是冲突的。33、拔罐后最好不要剧烈的运动 因为拔罐是加速你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你自身气血的循环一般操作完以后容易风邪入体!就象一般推拿后都要有一个顺着毛细血管正掳的一个动作 就是为了关闭你打开着的皮肤不让寒气乘机进去 愈烈运动了毛细血管容易张开寒气容易进入!所以建议拔罐后最好是休息半个小时44、拔罐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色进入体内,事得其反,加重病情。

别被火烧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