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健康课题研究(生物研究性课题?)

139健康网 2023-05-13 22:11 编辑:admin 155阅读

一、生物研究性课题?

关于生物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有:饮食与健康生物钟睡眠时间与学习效率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二、护士们的讲课课题有什么?

以下是一些护士讲课比较新颖的题目: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

优化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何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认识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脏病发生

如何在家庭护理中使用新型医疗技术,提高护理效率

讲述疾病康复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康复

如何在护理过程中使用艺术治疗,促进病人康复

讲解常见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病人健康素养

以上题目都是比较新颖的,可以帮助听众了解更多有关健康、预防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三、九年义务教育的6项管理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各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制订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和检查制度,并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各学校要严格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作业总量的规定,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2、进一步加强睡眠管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各校根据实际实行弹性上学制,原则上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

3、进一步加强手机管理。各学校要研究制定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工作制度,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住宿生等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4、进一步加强读物管理。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建立读物采购和审查责任机制,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把好读物入口关,严防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定期开展图书审查清理工作,对发现的非法图书、不适宜图书、外观差或无保存价值的图书等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

5、进一步加强体质管理。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体育课程底线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初中学校每周开设3课时体育课,高中段学校每周开设2课时体育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上下半年分别要举办达标运动会、综合性运动会,运动会项目要覆盖教学内容,参与学生数要达到60%以上。

6、进一步加强放学管理。进一步提升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托管比例,原则上各校参与托管学生比例要求保持在90%以上。确保托管服务时间,底线为下午放学后至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夏秋季17:30,冬春季17:00),柔性托管服务时间为夏秋季为17:45,冬春季为17:15,便于家长接送。

四、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包括午休吗?

包括午休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3个重要时间。

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

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五、超前教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负面影响很大。因为超前教育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并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长时间超负荷的学习会导致孩子睡眠不足、视力下降、压力过大等问题,对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孩子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超前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因此,需要注意平衡学习和健康的关系,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害因为超前教育一般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接受大量的学习和培训,这样的教育模式会让孩子的身体负担过重,导致体能下降、易生病、精神紧张等问题。超前教育的学习内容也容易造成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均衡,加剧孩子的焦虑情绪,对心理压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家长和教育机构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超前”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接受高强度的学习和竞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导致孩子缺乏运动和休息时间,容易出现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外,长期处于高压的学习状态下,对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超前教育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的教育,刻意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其兴趣和个性发展,也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实施超前教育时,尽量避免对孩子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让教育更加科学和全面。

不利因为超前教育讲究速成、针对性,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课业负担很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免疫系统会有很大程度的压力,影响身体健康。此外,超前教育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导致学生精神紧张、情绪容易波动,不利于心理健康。超前教育应该尽量避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教育部门应该对超前教育的安全与质量进行严格监管,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理性对待教育,避免过度追求成绩,给予孩子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保证身心健康。

六、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作业管理

1.把握育人功能。各中小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2.强化作业统筹。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 60 分钟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冢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90分钟。各中小学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学科组和中小学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等时间,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课堂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3.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 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4.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配套练习册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 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QQ或其他手机小程序等方式布置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 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1.加强科学睡眠教育。各中小学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知识讲解以及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统筹学校作息时间。走读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各中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值周教师或门卫人员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寄宿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4.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宿舍管理员、班主任及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

(三)加强手机管理

1.限制带入校园。各中小学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方可带入,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各校要制定具体的手机带入校园申请或管理制度,明确统一保管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可通过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各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加强读物管理

1.激发阅读兴趣。各中小学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阅览室、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科学推荐读物。各校分管领导、教导处和图书管理员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任何人员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3.加强图书室建设。各中小学要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建立督查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子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开展抽查。

(五)加强体质管理

1.配齐专业教师。各中小学要在核定的教师总人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

2.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严格落实1-2年级每周4课时,3-9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3.开展体育活动。各中小学要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每天统一安排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4.综合防控近视。各校通过宣传告知学生,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