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的补肾菜谱大全
注意饮食,不吃生冷。可多吃韭菜,大蒜等补阳的蔬菜。冬天到了,可多食用羊肉、狗肉等肉类以补助阳气。平时可以多用杜仲、巴戟天、锁阳等补阳药褒汤,药物加食疗增强治疗效果。
1:猪肾2个,枸杞子30克,将猪肾支筋膜,切片,入枸杞子同煮汤,调味食用。
2:冬虫夏草5-10枚,雄鸭一只。将雄鸭去毛皮内脏,洗净,放砂锅或铝锅内,加入冬虫夏草、食盐、姜葱调料少许,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
3:肉苁蓉15克,水煎去渣取汁,和羊肉、粳米各100克同煮,肉熟米开汤稠,加葱、姜、盐煮片刻,寒冬食用。
4: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放入菟丝子、枸杞子各15克,共煮熟去药食肉喝汤。
5:枸杞子30克,鸽子1只,去毛及内脏后放炖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吃肉喝汤。
6:公鸡一只,去内脏,加油和少量盐放锅中炒熟,盛大碗加糯米酒500克,隔水蒸熟食用。
7:青虾250克,韭菜100克,洗净,切段后,先以素油煸炒青虾,烹黄酒、酱油、醋、姜片等调料,再加入韭菜煸炒,嫩熟即可食用。女性的肾亏症状有很多,例如头发早白、头昏目眩、耳鸣、眼花、盗汗、不眠、筋骨萎弱、腰膝酸软、月经减少、白带清稀、同房次日晨起腰痛如折、或是僵硬等等。肾虚不仅令女性的美丽不复存在,而且还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针对生理症状可采用益母草颗粒或调经止带药物调理。另外,胩漫升查可调理血气不足,以及女性生理等状。
二、冬季有哪些养生食谱?
冬天会总想吃零食的话可以多吃花生。烤红薯,莲藕,胡萝卜都比较好,女生的话还可以多开水泡些红枣枸杞茶喝,活血美容哦。等。
三、介绍一些家庭常煲的靓汤把 !
鲜陈肾生鱼汤
材料:新鲜鸭肾3个、腊鸭肾2个、生鱼1条(约400克)、猪瘦肉400克、西洋菜500克、蜜枣5个、生姜2~3片。
烹制:西洋菜、蜜枣、腊鸭肾洗净;鲜鸭肾割开后去肫内脏杂,洗净;猪瘦肉洗净,不用刀切;西洋菜洗净,切段状;生鱼宰净,洗净,下油镬慢火煎至两面微黄铲起。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至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秋老虎”肆虐的天气,养生的汤品宜润燥、清热、祛火的为主,鲜、陈双肾煲生鱼汤正有此功效。
鲜、陈两肾即新鲜鸭肾和腊鸭肾,均有增强脾胃、帮助消化的功能;生鱼则有润肤生肌、补脾益胃的作用;配合清润的西洋菜、润燥的猪瘦肉,更具补脾润燥、清热下火的作用,且汤味鲜美惹人、清润可口。
参麦雪梨瘦肉汤
秋燥风高,一定要清燥润肺、益气生津。中药太子参、麦冬、南杏煲雪梨瘦肉正有此功效,且在这段干燥的日子里最宜老人、小孩和女士之用,同时亦能用于肺燥,或气阴不足,症见之干咳无痰,咽喉干燥,鼻燥,气逆而喘,心烦口渴等。汤中太子参麦冬均为养阴润燥之药,南杏性平味甘,功能止咳、润燥,《医学启源》说它能“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雪梨性凉,味甘、微酸,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本草纲目》认为它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功用。
沙参鹧鸪汤
宜养阴的玉竹沙参煲鹧鸪。玉竹为养阴类的中药材,性平味甘,入肺、胃经,功能补阴润燥、生津止渴,善治肺胃阴虚燥热之症;沙参亦为养阴类的中药材。鹧鸪则有补虚健胃之功。合而为汤能养阴、益胃、除烦,还有辅助降低血糖之用,同时亦为夏末秋初时养生之品。
沙参玉竹蚬鸭汤
本汤能清暑解热,滋润皮肤,润肠通便。
四、冬天将要来临,哪些食物最宜吃?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进补注意八忌
1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
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进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
2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3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4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5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火上加油”。
6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7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8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