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跟冥想有什么区别?

139健康网 2023-09-09 06:13 编辑:admin 60阅读

一、观想跟冥想有什么区别?

观想:有意识的脑海中刻画形象;冥想:精神高度集中的追求入静状态

二、请问:如何理解佛教中的观想?谢谢?

观想,也是观照,照见,把自己当成镜子,它可以丝毫不差的照见所有事物,不起心动念。

三、观息法与冥想的区别?

观息法的意义:一呼一吸称为“息”,所谓“观息法”,就是透过观察呼吸的方式来平衡内心的情绪,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是瑜伽中最珍贵的一项技法,是实现入定的途径

四、观想和冥想有什么区别吗观想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解释吧:观想是左右脑一起活动。

冥想是左脑不活动,结果会令右脑剧烈活动。

五、冥想和观想分别是什么意思?

冥想和观想的意思分别是:

观想,简单讲就是观察到所想的内容,可以现在就练习一下,不用故意去想些什么,随便的看你脑中反射出来的想法,当你准备看或者正在看的这个动作就是观想。当你熟练观想的时候,你就会掌握如何主动了解想法本身。这个状态需要每个人亲身去体会才能真正明白。

冥想,是使自己静下来,让感官远离外在环境打扰,什么想法也没有,放空思维,让心也空。冥想具有引导性,一种是自身的引导,另一种是外在的引导,身心意识不仅要想到而且要做出行动!比如说,我想快乐,那你不仅要想到快乐,同时要真的感到快乐。

无论是冥想或观想,想要完全放空都很难,思绪都会随时翻涌。当负向的想法出现时,就让它出现吧。因为越让思绪不去想,实际上也是在强调它的存在,反而不做过多的干预任其出现很快就会被其他想法略去。

六、如何内观冥想?

内观冥想的实际操作应有观呼吸,观海潮之说,关键在于观上。如白骨观,观在于定,定在静,静在于松。放松在于专注,专注反观于放松。

七、冥想和观自在区别?

冥想就是冥王想法的意思

观自就是观察自取的意思

八、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区别?

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区别主要有四点:

1.藏传佛教是密教中的金刚乘与显教中的菩萨乘合二为一的宗教,而汉传佛教主要是菩萨乘。藏传佛教虽是显密皆有,但以密宗为精华,尤其是四部密法都具备,而汉传佛教中的密宗只有前三部密法,没有无上密,而且汉密已失传。

2.藏传佛教分大小十几个教派,但都是以中观见为究竟正见,没有独尊唯识宗,而汉传佛教受唯识宗影响比较大,汉传佛教宗派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唯识宗。另外,现在的汉传佛教主要是净土宗与禅宗,在教义上与藏传佛教有所不同。

3.藏传佛教由于历史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所以佛教受政教合一制度的影响较大,多数藏族同胞信仰佛教而且虔诚度较大。汉传佛教就做不到这一点。

4.藏传佛教流行于西藏地区,汉传佛教流行于汉地,由于两地的文化风格的不同,因此两种佛教在文化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僧人的生活习惯、寺庙的建筑风格、佛像的造型等等,有较大的区别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藏教:为天台大师智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全称三藏教。即小乘教之别称。此教明因缘生灭四圣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中略)此之三藏教的属小乘。’

此即以三藏为小乘教之别称。其中之修多罗藏,指四阿含;毗尼藏,指八十诵律;阿毗昙藏,指佛及诸弟子之分别法义。此三者通称为‘藏’。

系以其各皆含藏有一切文理之故,亦即阿含为定藏,毗尼为戒藏,阿毗昙为慧藏;合此三藏之教,具有转恶为善、转迷开悟、转凡成圣之功用,故并称为三藏教。

九、静坐冥想可以想什么?

静坐冥想可以想什么?如果可以开玩笑地回答的话,那就是什么都可以想。但无论想什么,或者想与不想,在没理解清楚为什么要静坐冥想之前,这一切意义都不大。必须思考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静坐冥想,而不是静坐冥想可以想什么。

为什么要静坐冥想?因为心里要太多的不顺畅,烦恼痛苦,每天各种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困扰着我们。我们是想通过静坐冥想去解决这些不顺心不如意烦恼和痛苦呢?还是说静坐冥想恰恰是一种逃避这些烦恼和痛苦的其中一种途径和方式呢。如果是后者,那么静坐冥想和看小说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刷头条等各种娱乐消遣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避烦恼和痛苦的一种方式而已。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只是暂时把烦恼和痛苦放在身后,暂时不去想它们,但是这样并没有把烦恼和痛苦彻底解决掉。过一阵子她们还是会回来折磨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逃不掉,它们都会回来。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但能有什么办法?

那么静坐冥想可以解决烦恼和痛苦吗?逻辑推理是不可以。因为人生的各种烦恼和痛苦不是因为不静坐冥想才产生的。在烦恼和痛苦当中加点稍纵即逝的快乐,烦恼和痛苦就会不见了吗?很明显不会。而我们一生都在追逐快乐。而烦恼和痛苦一直都在。逻辑上,只有深入理解了烦恼和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就有可能有办法在它们一产生的时候就结束它们。

静坐冥想是其中一种逃避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的方式。其意义和和其他娱乐消遣项目差不多。在没有了解烦恼和痛苦之前,静坐冥想无论想什么,都是在自我催眠,自我欺骗,可以说没什么意义。

因为不了解烦恼和痛苦是怎么产生的,静坐的时候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思想,达到一种无思绪的境界,因为我们头脑随时在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需要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乱想,而控制必然产生冲突,冲突必不可免会造成痛苦。

实际情况就是静坐冥想还会造成痛苦,而我们却想通过静坐冥想逃避痛苦。静坐冥想可以暂时逃避烦恼和痛苦,但解决不了烦恼和痛苦。所以静坐冥想想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十、打坐冥想脑子想什么?

冥想有不同方式

一,可以回味人生,反思自己

二,可以防空一切啥都不想

三,可以深入思考你遇到的问题

四,还可以考虑以后的规划发展策略等

就是让自己专心去考虑一件事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