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冥想 冥想和不冥想的对比?

139健康网 2023-06-08 17:15 编辑:admin 59阅读

一、冥想和不冥想的对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平时有冥想习惯的人比不冥想的人大脑皮层表面积更大,大脑灰质更厚,而大脑皮层灰质的厚度和我们的学习认知记忆有关

扩展资料

在做冥想练习时,一定是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最好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练习,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练习时的姿势一定是舒适的

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动且不疲倦的姿势,练习前都要做几个缓慢深长的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进入冥想状态。

二、催眠时大脑处于哪两种脑波之间?

我们对大脑生物电活动的研究结果显示:人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脑波,即β、α、θ、δ,而每一种脑波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性。人的脑波处于β时,这时大脑处于清醒时的正常运作状态,有意识的进行思考,人注意力集中在外在世界的关注上;

进如a波时,人会像是处于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幻想,出现视觉冥想、幻想,像是做白日梦,身体感到松弛。这个时候人会打开心窗、处于一种愿意坦然接受外界信息的心理状态;而θ波状态跟我们说的潜意识比较接近,潜意识中储存有极丰富的记忆、感觉和情绪等。在这种状态下人比较能够掌控自己的态度、信念和行为;δ波就是人进入深睡状态时脑细胞活动出现的波段。

在进入催眠状态以前,人的脑电图为有规则的、低幅高频的波与频率、波幅均正常的β波。当进入浅度催眠状态时,脑电图上出现了α波的均等状态,低振幅的α波增高,高增幅的则略为降低或不变,大波度会逐渐变平。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人的脑波出现了以α波纺锤相为特点的脑电活动,处于这种脑波状态的人经过有效暗示是无法睁开眼睛和进行随意行动的。随着催眠程度的继续加深,人的脑电活动愈来愈低,随着脑波的α波的减弱,在催眠的最深阶段,出现了频率为4~7赫兹的θ波。从催眠状态逐渐唤醒之后,脑波又开始出现了在被催眠前一样的β波。

总之,催眠的生理学基础是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的变化和脑细胞活动明显相关的,通过脑电图活动的变化可以客观衡量人的脑波是处于什么波段。不可否认的是:当人进入催眠状态,即人的脑波处于α波和θ波范围时,大脑皮层中抑制的强度和广度反映在电振动频率和波幅的一定变化,证明了催眠状态中言语暗示的作用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复杂的电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同样,每个人在清醒、冥想、潜意识、深睡状态下的脑波状态是不一样的。催眠,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改变脑波状态,让人从清醒状态即β波状态,进入α波和潜意识即θ波状态。但是不能让被催眠者进入δ波的睡眠,因为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催眠保健咨询师就无法给个案进行咨询。

三、什么是冥想模式?

冥想模式是一种神经活动状态,通常表现为大脑在冥想状态中放松、安静,思维变得平稳、清晰,内心感受到深度放松、平静、愉悦及心灵的平静与愉悦,但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觉及觉察性。

在冥想模式下,人的大脑会表现出不同于平时的活动模式,进一步达到身心平衡和平静的状态。

研究表明,在冥想模式下,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等神经网络会被活跃起来,而负责社交和认知行为的大脑区域则会减少活动。

这种神经活动状态不仅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因此,冥想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修复和调整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和身心平衡。

四、怎么冥想?我晚上在床上坐着冥想一夜可以代替睡眠嘛?或者就坐着冥想然后可以自动进入睡眠状态嘛?

冥想就是把大脑放空,类似走神或者发呆。冥想是不可以代替睡眠的,睡眠是大脑皮层的放松,而冥想则是使大脑一直处于运转的状态,深度睡眠才是恢复精力的重要途径。

进入睡眠状态就不是冥想了。

五、苦思和冥想有什么区别啊?

传统文化认为“冥思”属于人类的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灵感产生的源泉与手段,也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它属于比较优秀的先天性认知思维教育的一种方法,通过图文思维方式,融入自然,启动先天智慧,从而正确感知自然,认识世界。

“苦想”属于人类对后天知识的积累式学习机制和能力,是每个人出生后通过身体各部分对外界的感知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心被外界的表相所困,后天知识的积累只能通过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区中的浅表层次意识区完成,并没有调动大脑质层和大脑核心层的先天性认知机制和能力,只能是绞尽脑汁,苦不堪言。所以也是费时、费力的过程。

六、冥想有科学道理吗?

但讲究方法的冥想过程,确实有一定科学道理。冥想不是简单的被动观察,因为观察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心灵活动,不管冥想出什么画面,都是虚

神经科学家们已经找到证据:精神拥有治疗肉体的力量!一些冥想、神经反馈和安慰剂实验都显示出对抑郁症、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疗效。有些医院已经加快脚步,一种新型医学正在孕育。

精神是否拥有这样一种“力量”或是“能力”,能带给身体无可争议的益处乃至疗效?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灵魂和肉体”之间存在此类关联的证据。有些人对此信誓旦旦,甚至慷慨地向那些放弃传统医学前来寻求救治的人施以援手。

这是自欺欺人还是江湖骗术?这会不会使人产生虚妄的期望,甚至让患者偏离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疗法,从而导致病情恶化?有些案例中,据说无可置疑的躯体疗效确乎来自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力量,但终究难以令人信服。

现在,情况起了变化!

10多年来,一些可称为另类、非传统、甚至是超科学(parascience)的疗法在实验室里展示了自己的功效。不只如此,它们已经成为经典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非常有限)!这些疗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赋予意念一种神奇的力量,即不借助其他任何治疗、单靠大脑活动来治愈身体(包括大脑自身在内)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展示了对多种病症的功效,如疼痛、帕金森病、某些免疫缺陷,以及抑郁症。

一些流行疗法

这究竟是些怎样的疗法?它们是如何以令科学界信服的方式有效地激励大脑为躯体健康服务,在笛卡儿哲学传统流行了三个多世纪之后重新拉近肉体与精神之间的距离的?首先是在欧美非常流行的“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它不仅被用于心理治疗,也出现在声誉卓著的神经科学实验室乃至医院里。其原则是:扩大自己的注意力场,直到完全感知当下。

这种源自佛教哲学的行为已有千年历史,它对身体的好处也是久享盛名,但直到1970年代才在西方引起注意。它起初是嬉皮士的专利,只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领域,后来则由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引入临床心理学。他抽离其中的玄学内涵,首创了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MBSR)。

Jon Kabat-Zinn

从1980年代末开始,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对话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冥想神经科学。今天,它正经历着一场腾飞。2012年4月,冥想神经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在美国丹佛举行,与会者超过700人: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冥想者..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如冥想的神经机制与认知机制、冥想状态下的大脑成像,以及冥想对躯体健康的影响。美国现在已有200多家医院接纳了正念减压疗法,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抑郁症、成瘾、注意缺陷障碍等。

法国医生则较为保守。“2004年,当我刚刚把冥想引入巴黎圣安娜医院时,引发了一些困扰和抵触。”《每日冥想》(Méditer, jour après jour)一书的作者、精神科医生克里斯托弗·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回忆道。但人们开始接受这一方法,如今好几家机构都采用了该疗法。今年年初,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甚至推出了一个名为“医学、冥想与神经科学”的大学自授文凭。

七、冥想使大脑灰质增加的原理?

冥想可以使大脑灰质增加。这是因为冥想可以通过改善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增加大脑中白质纤维的密度等多种方式来影响大脑灰质。冥想可以改善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因为它可以增加大脑中海马体部位的体积,从而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冥想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从而提高大脑的功能和健康。此外,冥想还可以增加大脑中白质纤维的密度,从而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增强人们的注意力和心理耐受力。这些改变最终导致了大脑灰质增加。因此,冥想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可以提升大脑的功能,并且有助于增加大脑灰质。

八、冥想能增强抗压能力吗?

过去15年左右的研究表明,对于经验丰富的冥想者而言,冥想可以给大脑功能和结构带来显著变化。一些证据还表明,这些冥想实践可能会影响对我们身体健康(如老化、炎症)至关重要的生物进程。数据显示,长期冥想者大脑皮层的某些部位比一般人厚,其拥有比常人更加发达的机制。

1减轻压力:冥想对大脑处理压力区域的神经元具有增功能,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时,冥想能让人更具有抗压能力并能迅速恢复状态。

2降低健康风险:冥想能够增强身体各项指标的反应能力,并能改善心跳以及血压等参数。

3调控情绪:冥想可以增加人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增加人对注意力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