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背部流汗怎么了?

139健康网 2022-05-29 02:42 编辑:谈妮 59阅读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小儿汗证”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小儿汗证是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安静状态下或活动时,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较正常儿 童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岁以内的小儿。

汗证,一般包括自汗、盗汗两大类。睡中汗出,醒时汗止为 “盗汗”; 不分寤寐而汗 出者为 “自汗”,由于小儿往往自汗盗汗并见,常统称为 “汗证”,历代医家对汗证论述 较多,虽有自汗属气虚、阳虚,盗汗属阴虚、血虚之说,但不论自汗、盗汗,又各有阴阳 之别,临证当细辨之。

小儿阳气偏盛,腠理疏薄,又处于活泼多动、代谢旺盛的阶段,所以出汗常比成人为 多,尤其是头、额部更易出汗。当小儿入睡时,阴回气交,营卫和谐,清阳发越而略有微 汗,又别无其他症状者,是谓正常现象。若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多,进热 食,或食辛辣之物,或剧烈运动,或恐惧惊吓均可导致汗出过多,这是由于外界因素所致 多汗,亦不属病态。如无上述原因而汗出过多,沾巾湿被,此属病理现象。在中医学认识 中,出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 既提示疾病的进退转机,又反应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 对于汗法的合理认识,在儿科是至关重要的。

小儿汗证,多属现代医学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及结核 病、风湿病等也常见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也可以见到多汗现象。临证应注意鉴别 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体质因素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脾胃受损,阴阳气血虚弱,卫外不 固,营不内守而汗出过多。

2.疾病因素 外感之后,余邪未清;或大病之后,气血受损; 或过食肥甘,郁而化 热,均可导致汗出。此时汗出过多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要症状。

二、病机

1. 基本病机 玄府不固。

2. 常证病机

(1) 表虚不固 体表之卫气为人身之藩篱,外御邪气,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 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失养,致使卫气虚弱,玄府不固,腠理开泄,导致津液外泄而 汗出。

(2) 营卫失调 营卫为水谷之精气,化血生脉,营行于经隧之中,卫充实于皮毛分肉 之间。营阴内守,卫阳外固,玄府致密,不令汗出。若四时杂感,或过用发散,卫阳受 损,营阴内亏,使营卫失和,开合失司,玄府不固,营气虚则不能内守而敛藏,故汗液 外泄。

(3) 气阴两虚 气属阳,血属阴,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则津液内守。若暴病、重 病、久病之后,气血虚弱,气虚不能敛阴,血虚心失所养,心液失藏,玄府不固,汗自 外泄。

(4) 阴虚火旺 小儿生理特点为阴常不足,阳热易亢,若温热病后,阴津耗伤; 或泻 痢后阴血受损,或病后失调,虚火内生,玄府不固,津液受迫,外泄为汗。

(5) 脾胃积热 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若恣食肥甘,积滞不化,郁而生热,积 热蒸腾而汗出。或热病后里热未清,郁积脾胃,迫津外泄。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以白天或夜间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较正常小儿为多为主症。

2. 无其他病证。

3. 排除因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鉴别诊断

1.脱汗 发生于其他疾病病情危笃之时,出现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肢冷、 脉微、呼吸浅弱,甚至神识不清等。

2. 战汗 表现为恶寒发热,全身战栗,随之汗出淋漓,或但热不寒,或汗出身凉, 过候再作,常出现在热病过程中。

3. 黄汗 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如黄柏色,多见于黄疸及湿热内盛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生理性汗出与病理性汗出 因环境及活动因素而引起的与其他小儿相比无明显 差异的汗出,不属病态; 若小儿睡时常常头面微汗出,而无其他病证者,亦不属病态。若 在同样的条件下,汗出明显增多者,为汗证。

2. 辨虚实

(1) 虚汗 气虚者,汗出恶风,动则益甚; 阴虚者,睡中汗出,醒则汗止,潮热,心 烦,口干。

(2) 实汗 热淫于内者,表现为蒸蒸汗出,烦躁,面赤或口唇红。

(3) 虚实夹杂 营卫不和者,汗出恶风,时寒时热。

二、治疗原则

1. 基本治则 固玄止汗。

2.具体治法 治疗汗证,当标本同治,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治本,即虚则补 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 治标,指敛汗止汗而言。临证总以辨证为要,审因论治, 则不止汗而汗自止。

3.刘弼臣教授治疗汗证的临床经验 刘弼臣教授认为,治疗自汗,牡蛎散当为通治 之方,但需分表里。属表虚者,宜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附子; 如里血迫蒸,津液妄 泄,出现恶热口渴、脉象洪大者,宜清阳明经热,可用白虎汤; 若汗出,大便秘结者,又 宜荡涤阳明腑实,可用调胃承气汤。

三、分证论治

1. 卫表不固

证候表现: 自汗为主,时时汗出,以头部及胸背部为多,动则益甚,神疲乏力,面色 少华,肢端欠温,平素易感冒。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及病后体质虚弱的小儿,以肺卫气虚证为 主。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汗出; 动则耗气,津随气 泄,故汗出更甚; 气阳不足,故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肢端欠温; 卫表不固,时邪易袭, 故易外感。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色淡,均为卫气虚弱的表现。

治法: 益气和卫,固玄止汗。

方剂: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合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

方解: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配白术健脾益气,少佐防风走表,助黄芪御风,是补 中寓散之剂; 牡蛎散中牡蛎敛阴止汗,浮小麦养心敛汗,麻黄根收涩止汗,合黄芪益气固 表。两方合用,加强了益气敛汗之力。

加减: 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砂仁健脾助运; 汗出不止者,每晚在 睡前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

2. 营卫不和

证候表现: 自汗为主,汗出遍身,或恶风怕冷,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倦怠,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 素体虚弱,卫表不固,或病后邪虽退而正气未复,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 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不能固摄而外泄,因而汗出遍身,恶风怕冷,或伴有低热; 汗出 过多或过久,耗伤气血津液,则精神倦怠,胃纳欠佳;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为营卫失和 之象。

治法: 调和营卫,固玄止汗。

方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 加减。

方解: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 桂枝温经通阳,配芍药护营收敛,调和营卫; 生姜、大枣 补益中气,助黄芪以固表。

加减: 若汗出不止,可加浮小麦养心敛汗,龙骨、牡蛎潜阳敛汗; 若精神倦怠,胃纳 不振,面色少华者可加山药、太子参、生山楂等健脾。

3. 气阴不足

证候表现: 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较多,神萎不振,形体消瘦,心烦少寐, 寐后汗多,或低热,口干,口唇淡红,舌质淡或嫩红,苔少或见花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热病、久病、重病后气阴受损,或素体气阴两虚者,由于脏腑 失养,故身体消瘦,神萎无力; 气虚不能敛阴,阴虚易生内热,迫津外泄,故汗出较多;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则心血暗耗,心神失养,故心烦少寐,寐后汗多; 舌淡或见嫩红,苔 少或见剥苔,脉细弱,均为气阴不足之象。

治法: 益气养阴,固玄止汗。

方药: 生脉散 (《医学启源》) 加味。

方解: 方中人参益气生津; 麦冬养阴清热; 五味子收敛止汗。若气虚不甚者方中人参 可换为党参、太子参; 若兼有阴虚者则用北沙参,重者用西洋参。

加减: 若精神困顿、不时汗出、汗液偏凉、面色无华者,乃阳气偏虚,方中去麦冬加 炙黄芪加强益气之力。

4. 阴虚火旺

证候表现: 盗汗为主,头身汗出较多,形体消瘦,口渴颧红,烦躁易怒,夜寐不宁, 唇燥口干,便结溲赤,舌尖红起刺,苔光或剥,脉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热病之后、暴泻久泻伤阴,阴血亏损,虚火内 生,迫津外出,故潮热盗汗,烦热少寐; 火热烁阴,阴津耗损,故形体消瘦,唇燥口干, 便结溲赤; 舌红苔少,脉数亦为阴虚火旺之证。

治法: 滋阴降火,固玄止汗。

方剂: 当归六黄汤 (《兰室秘藏》) 加减。

方解: 方中当归、生地、熟地滋阴养血; 黄芩清肺火; 黄连清心火; 黄柏泻相火以除 烦热; 黄芪固表实卫。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敛汗之功。

加减: 汗出淋漓者加麻黄根以敛汗; 潮热甚者加知母、地骨皮、龟板、鳖甲。

5. 脾胃积热

证候表现: 自汗盗汗并见,头额、心胸、手足汗多,手足心热,病程较短,面赤,或 见口臭纳呆,腹胀腹痛,大便或秘或泻,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睡卧不宁,或夜间潮热, 苔黄腻较厚,指纹滞,脉滑。

证候分析: 本证为汗证中之属实者,常因食滞化热,或余热未清,积于脾胃所 致。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知自节,若恣食肥甘厚味,积滞不化,郁而生热。积热蒸 腾,故面赤; 迫津外泄则汗出不已; 积滞内生,脾胃运化失司,故胃纳呆滞,腹胀腹 痛,大便失常; 胃不和则卧不安,故睡卧不宁; 苔黄腻,指纹滞,脉滑均为脾胃积滞 所致。

治法: 理脾清热,固玄止汗。

方剂: 曲麦枳术丸 (《医学正传》) 加味。

方解: 焦神曲、炒麦芽、生山楂、鸡内金运脾消食; 炒枳实行气消滞; 炒白术健脾; 槟 榔、炒莱菔子消食导滞; 黄芩、黄连、银柴胡清热除烦。诸药合用,积消则热平而汗止。

加减: 热盛者加龙胆草; 低热者加地骨皮;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食积湿阻,热象不甚 明显,苔白腻者,用保和丸加减。若余热未清,郁于脾胃者,可用凉膈散清热泻火。

四、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 生脉饮 用于气阴不足之汗证,每次1支,每日2~3次。

(2)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可治肺卫不足、易汗出、反复外感者。每次6~9g,每日 3次。

2. 单方验方

(1) 穞豆衣30g,红枣20g,水煎服,连服3~7日。用于各种虚汗证。

(2) 糯稻根30g,浮小麦、瘪桃干各10g,水煎服。用于自汗。

(3) 浮小麦30g,麻黄根6g。水煎代茶饮,用于自汗。

3.药物外治 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外敷脐部。或与明矾等量,各研 细末,入温水调匀,做成药饼如铜钱大小,每次临睡前调成糊状,敷脐部,再用胶布固 定。有固表止汗之功。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合理喂养,饮食有节,避免饥饱无度及肥甘过度,以免损伤脾胃。

2. 多饮开水,汗出过多者可用淡盐水。不喝或少喝饮料,忌食辛散食品及药物。

3. 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阴虚者宜偏凉,阳虚者宜偏热。

二、调护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拭汗应用柔软毛巾或纱布,勿用湿冷毛巾,以免 受凉。

2. 注意饮食调养,勿食辛辣煎炒炙煿食物,也勿过食肥甘厚味。

3.药物治疗不宜辛散太过。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

小儿后背流汗,我记得以前听老人说过,那往往是孩子的心脏有问题,现在医学发达,可以带着孩子上医院看一看,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