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是什么意思?(禅修为什么还要调整身体的姿势呢?)

139健康网 2023-04-18 03:14 编辑:admin 286阅读

一、禅修是什么意思?

  禅修是一种工具,好比说学天文,需要高倍的望远镜。学习宇宙与人生的终极智慧,就需要一个灵敏的心灵。  我们平时的心太浮躁、散乱、迟钝,对很多真相茫然无知。例如,我们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的升起、发动,不能观察到身体细微的能量波动,不可能感触到别人的思想,当然更不可能知晓前世因缘、宇宙来往的知识。  我们只能凭着自己的感官体验决定喜乐、好恶。比方说,大多数人喜欢淡蓝淡绿的颜色,爱听悦耳的曲目,爱看帅哥美女等等。我们觉得这是本性,以佛法来说,这是比较可悲的,人类陷在感官触觉里还不知道出离。  好比一条狗,爱吃屎,人类会觉得极其恶心,但是对狗儿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无他,就因为狗的器官告诉他们,大便是香的。就像有的人爱吃臭豆腐臭冬瓜,有的人一看见这些东西就掩鼻而逃。  所以,这样一颗迟钝、被感官缠恋的心,是没法学习佛教智慧,哪怕佛法就在眼前都看不到。因此,学佛第一步,不是到外面找很多书看,而是要修炼这颗心的纯净、灵敏。佛法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心灵迷住了才看不到。擦拭你的心灵,佛法就自然会现前。  当然,不仅佛法,大多数宗教,包括比佛教古老的印度教都有自己的禅修,当然名字各异,比如叫冥想、静虑、气功、炼气、心斋等等。有的宗教没有关于禅修的系统的论著,但是实践中却应用着,比如基督徒至诚的祈祷、念诵,都包含着巨大的心的能量。当然基督徒说这是上帝的威灵,姑且不说这是否是上帝的圣灵,任何人,只要心摆脱物欲的牵缠,都会爆发巨大的能量,这一点,凡夫、天神、佛菩萨都是一致的。  禅修要和正当的宗教的学习结合起来,因为禅修的时候身体的机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听到、看到鬼神、未来过去等等。如果没有正当的宗教思想的引导,会搞的走火入魔。这并不是吓唬人。  禅修的方法有很多种,南传整理的四十一种, 适合不同的根性。传统上,佛教的入门禅修是“二甘露门”,也就是出入息观(安那般那禅)和白骨观。北传的加上三种,合称“五停心观”:出入息观、白骨观、界分别观、因缘观、慈心观。后代又发展起念佛禅。  南传的则以出入息观为核心,以白骨观、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称为四护卫禅。  这些都是禅修的方法,具体的,拙作推荐的禅修书中都有介绍。当然最好能有个合格的老师指导。佛陀曾说,能做禅修老师,除了德行、知见具足之外,如果能有两种神通,将会对弟子禅修有非常好的作用:宿命通和他心通。能观察到弟子的修行根基和状态。  我们现代人,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如何禅修呢。一种简单的,就请一尊你相信的大功德者,比如佛、菩萨、圣人,当然,您如果信任上帝也无妨。但是尽量不要找缺乏认证的神只,诸如有些人喜欢请碟仙、请出马、保家仙、狐蛇之类的,往往被鬼上身,后果可能很严重。  然后,常常清净的和这些大功德主祈祷、礼拜,如同亲友一样的诉说、恋慕。人心心地纯正,那么感应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如果看到真正有修行的人,走近身边都有一种非常喜乐的感觉,很多人由于常常祈祷,声音优美,语言感人,这都是真诚的祈祷的效果。  当然,如果你不信佛不信神,那么可以每天做些简单的平静思想的禅修,每天只要几分钟时间:  每天从紧张的工作间隙中松弛一下,我们可以在电脑前、走廊上、在床上……可以盘腿、可以正坐、可以站着,当然,最好不要躺着,安详的开始禅修。  禅修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念头抓得太紧,轻松寂静的入座,带着一种安详平静,有一点怡然自得的微笑,放松四肢百骸,微微闭上眼。轻轻把念头移到呼吸上,体会那种动荡的念头,逐渐变轻,内心的体会那种心神安放在体内,不再外驰带来的平静美好的感觉,甚至感觉随着呼吸的细长均匀,内息逐渐散开,心神的平静如同一汪秋水,逐渐扩大稳定。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仿佛在外流浪了一天的心,回到了自己身上的家一样,随着身体肌肉的放松,身上暖融融的大地回春的感觉也开始出现。  如此持续,身体得到放松平静的同时,心神也会宁静,乃至深入禅定,为以后的修观打好稳定的基础。  注意,第一条是放松,第二条还是放松,一定要先放松,才能去观呼吸或者念佛号哦。  轻松坐了分钟,工作的疲劳会缓解许多。希望大家对禅修不要有一种神秘或者高深莫测的心理,禅修是我们心灵的伙伴,引导我们走向安详、清明的自在解脱之路。

二、禅修为什么还要调整身体的姿势呢?

禅修主要修的是心与定力身体姿势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一、禅修需要长时间的打坐

如果姿势不好容易带来身体的不适应

二、也是一种敬畏之心

三、禅修讲究的是定

三、练禅舞的好处和坏处?

禅舞是一种结合瑜伽、太极和禅修元素的运动形式,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以下是禅舞的好处:

1. 增强身体灵活性:禅舞的动作需要使用全身的肌肉和韧带,因此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 改善心理状态:通过深度呼吸和冥想,禅舞可以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3. 加强心肺功能:禅舞需要进行跳跃和快速移动等高强度动作,可以提高心率并增强心肺功能。

4. 增进身心平衡:禅舞中注重呼吸控制和自我意识,通过锻炼身体平衡感,培养身心平衡的能力。

坏处方面,由于禅舞是一种较为剧烈的运动形式,因此在长时间或过度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受伤等问题。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禅舞技巧也需要时间和耐心。最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并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进行锻炼。

四、为什么要跳中道禅舞?

中道禅舞是禅学文化与舞蹈艺术融为一体的养生方法。也是禅心的自由演绎,更是治疗身心疾病的一种方法。

舞蹈者在身心宁静的状态下,动作自发产生。它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优美。舞蹈者可随任何音乐自然舞动,不需要提前编排舞蹈动作,每曲的舞蹈动作都不重复。它包括身、心、气、乐、环境五个要素,也是这五个要素无二合一的表达,是身心自然、和谐的灵动。

五、禅修的心得感悟的句子?

直指本心,扔掉大脑和思想,改掉原有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抓住直觉信息,顺应自然,顺应道

六、禅修和灵修有区别吗?

灵修一般都是骗人的,是打着灵修的名义圈钱或者行其它不法的勾当。

禅修是佛法修行的一种方式,正规的禅修一般有以下特征:

第一:免费,正规禅修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

第二:过午不食,正规禅修是过了中午不吃饭的。

第三:止语,正规禅修,除了做禅修报告的时间,一般是不允许说话的。

七、请问禅修和打坐的区别是什么?

打坐是坐禅,是禅修的一种方式, 还有行禅,卧禅等。 一般在寺庙或禅修中心都会有行禅和坐禅的安排。建议如果你不能坐很久的话先电话禅修中心。 爱禅旅游网上有很多机构和寺庙电话。

八、禅修的好处有哪些?

1、禅修能够解压。行禅一小时,静坐一小时,这样能够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禅修是充电器!禅修时,身心完全放松,心专注在身体的动作或感受上面,每个当下只专注一个最明显的目标,将散乱的心收回。有妄想时就用心标记“妄想”,这样默念几次之后,妄想就自然消失。身体的疲劳很容易消除,但心累不容易消除。人们常说累,主要是心累,因为思虑太多、担忧太多、欲望太多,思想包袱太多!妄想非常耗神。禅修通过收摄眼、耳、鼻、舌、身五个根门,只留下一个意门,捕捉我们的心念,往内看清我们的心究竟在干什么。

2、禅修能够美容。 禅修者需要至少持守五戒,不杀、不偷、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为持戒,我们的言行变得清净,不会因做错事而有负罪感和懊悔,心变得平静、安详。因为心感到轻安,身体也轻安舒适,全身气血通畅,身体的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的肤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显得清新自然,有神采。

3、禅修能够治病。 如果身体有毛病,我们就接受它,不排斥疼痛,也不期望疼痛尽快消失,而是冷静地观察疼痛的感受,通过正念观察,我们能够战胜疼痛,并可能彻底治愈疾病。正念禅修对治疗疾病非常有效!

4、禅修能够开发智慧、断除烦恼。 通过对当下的身心现象保持清醒的觉知,我们的定力会加深,心会变得更加清晰敏锐,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人和事。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我们会看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不会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会再执着于虚妄的东西。心变得稳定而有力,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正念加强,智慧就会得到开发。我们会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情,效率更高,生活品质更高,生活更加快乐。最重要的,通过修习观禅,我们就有可能断除烦恼,实现究竟解脱。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达到的。禅修是一项心灵的运动,是一项探索心灵、发现自我、认识生命本质的运动。其中奥妙无穷,永远有看不完的新鲜!其他的运动只是帮我们释放压力,暂时使心平静,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智慧,只有禅修能令我们智慧增长,并有可能转凡成圣。

5、禅修是积累善业的运动。 禅修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积累善业。而禅修者因为持戒清净,身心清净,因为如理作意,能保持正念,不善的心就很少生起,生起的主要是善心。长期坚持禅修,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效果和利益不可思议!

九、北京禅修中心有哪些?

1、雍和宫

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2、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

3、大觉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4、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2014年12月18日,北京门头沟区责令古寺景区撤除违规功德箱。

5、北京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占地2.3公顷。始建于宋朝末年,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广济寺珍藏的佛教经典十分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0多万册佛教经典、著作,仅收藏的《大藏经》就有12种版本,是研究中国佛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红螺寺

十、禅修的方法与过程?

步骤/方式1

一旦开始禅修,最重要在于坚持。也许你不能马上体会到禅修的好处

步骤/方式2

练习就越容易让心平静并迅速达到放松的状态,从而身心清明。甚至一天只要5分钟,就能确保你步入正轨。

步骤/方式3

从深呼吸开始每一天的练习,缓慢地吸气、缓慢地呼气,并专注于你的呼吸上。

步骤/方式4

最开始禅修时感到困难完全正常。试着不要被这些困扰所束缚,也不要试图去阻止它们,任由它们浮现,你只要专注在呼吸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