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宗产生时间?
禅宗产生于唐中期,兴起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进入元明以后仍是兴盛的宗派之一。本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两宋和元代禅宗传播和发展的中国禅宗断代史,对这个时期禅宗各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事件、禅法思想、著述,以及禅宗与儒、道二教的关系等进行介绍和评述。
全书
内容有以下主要特色:1、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前提下,对佛教禅宗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人物、著作和思想等,皆置于特定社会环境进行考察和评述。2、既从竖向明确禅宗代表人物的传承法系,又从横向介绍他们的社会交往及外护情况。3、宋代儒释道三教会通和融合已成时代思潮,对正在兴起的理学产生重大影响。本书对禅僧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作了详略不同的介绍。4、论述禅宗具有现实主义性格,主张“随处作主,立处皆真”,提倡自修自悟,见性成佛。宋元禅法有“看话禅”、“默照禅”,在思想上皆未脱离禅宗的根本宗旨;即使是后来兴起的“念佛禅”,也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思想为标榜。
二、达摩祖师一共有几个弟子?法号分别是什么?
主要的有: 达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昙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亲事达摩四、五年,是达摩最初及门弟子之一。他从达摩学了禅法,专重个人内心修持而少对人讲说。他的事迹已不明,只有《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传说,可以想见其禅学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县人,是达摩剃度的弟子。南齐·建武(494~497)年间住钟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岭峨眉的胜景,趁萧渊藻出镇蜀部(今四川)时随从入蜀,因而使禅法流行四川。后来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于金陵开善寺,年六十一岁。 昙林自称是达摩的弟子,曾记录过达摩的‘二入四行说’。〈慧可传〉中称他为林法师。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间,他在洛阳和邺都参与译经事业,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他博学善讲,在邺都常讲《胜鬘经》。周武灭法期间,他与慧可共同护持经典,被砍掉一臂,人称‘无臂林’。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弟子们分别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说法,没有提及昙林。昙林在传承达摩禅法上所记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于中国禅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林子青)
三、佛声恋出自哪首歌?
这首歌是陈艺鹏演唱的《法源寺》
法源寺
演唱:陈艺鹏
作曲:黄晓亮
作词:黄晓亮 黄荣章
专辑:中国风
歌词
一柱香烧一念佛
一钟声响一念空
无量殿香火,古藏经阁
曾经的佛陀
舍利宝塔慈悲诺
风雨燕都起与落
听见佛在说,是非因果
本源无对错
须菩提说,无争无欲 无妄即无我
须菩提说,念慈悲心诚 然生死无祸
须菩提说,得法正律 曰受戒清净 轮回界锁 谁能超脱 躲避得过
须菩提说,无色相无声无空 然法无定夺
须菩提说,缚束千百 律规终始 然法源未拓
须菩提说,万律是流 寻诚是源 溯源无法 得法则果 失果则堕
一千年,匆匆过
一瞬间,人向佛
潜心默,岁月倒着流 追本溯源 佛法律规带着我走
一千年,皆因果
一念间,无对错
心忘我,虚静则现佛 蒲地而坐 且听禅法分说
宋徽钦宗院寺锁
天上人间且未卜
劫后尽烟波,却道看破
叶落秋水过
一千年,匆匆过
一瞬间,人向佛
十指合,梵经渐入耳 心如止水月映平湖镜水无波
一千年,皆因果
一念间,无对错
佛言里,无诤三昧 离欲阿罗 人中第一便是我
如是佛说,亦喜亦悲 是非缠错 俗尘耽福祸
如是佛说,名利污浊 色相迷惑 虚华化心魔
如是佛说,世如浮萍 繁华一揭歌 善根深种 是非无错心存善果 恶念蜕脱 你便是佛!
一千年,匆匆过
一瞬间,人向佛
潜心默,岁月倒着流 追本溯源 佛法律规带着我走
一千年,皆因果
一念间,无对错
心忘我,虚静则现佛 蒲地而坐 且听禅法分说
一千年,匆匆过
一瞬间,人向佛
十指合,梵经渐入耳 心如止水月映平湖镜水无波
一千年,皆因果
一念间,无对错
佛言里,无诤三昧 离欲阿罗 人中第一便是我
四、化度寺碑全文白话译文?
全文:
右庶子李伯药制文,率更令欧阳询书。
盖闻人灵之贵,天象攸凭,禀仁义之和,感山川之秀,穷理尽性,通幽洞微。研其虑者百端,宗其道者三教,殊源异轸,类聚群分。或博而无功,劳而寡要,文胜则史,礼烦斯黩。或控鹤乘鸾,有系风之谕;餐霞御气,致捕影之讥。至於察报应之方,穷死生之变,大慈(阙)运宏济群品,极众妙而为言,冠玄宗以立德,其唯真如之设教焉。若夫性与天道,契协神交,贻照灵心,澄神禅观,则有化度寺僧邕禅师者矣。禅师俗姓郭氏,太原介休人。昔有周氏,积德累功,庆流长世,分星判野,大启藩维。蔡伯喈云:「虢者郭也。虢叔乃文王所咨,郭泰则人伦攸属。」圣贤遗烈,奕叶其昌。祖宪,荆州刺史,早擅风猷。父韶,博陵太守,深明典礼。禅师含灵福地,擢秀华宗,爰自弱龄,神识沈静,率由至道,冥符上德。因戏成塔,发自髫年;仁心救蚁。始於廿岁。世传儒业,门多贵仕。时方小学,齿骨上庠,始自趋庭,便观入室,精勤不倦,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明老易。然雅有志尚,高迈俗情,时游僧寺,伏膺释典,风鉴疏朗,豁然开悟。闻法海之微妙,毛发同喜;瞻满月之图像,身心俱净。於是锱铢轩冤,糟粕邱坟,年十有三,违亲入道,於邺西云门寺,依止稠禅师。稠公禅慧通(阙)戒行勤苦,道标方外,声溢区中。(阙)睹暗投,欣然惊异,即授受禅法,数日便诣幽深。稠公尝抚禅师而谓诸门徒曰:「五亭(阙)念尽在此矣。」头(阙)兰若,毕志忘疲,仍来往林虑山中,栖托游处。後属周武平齐,像往林虑,入白鹿深山,避时削迹,藏声戢曜,枕石漱流。(阙)岩之下葺茆成室,萝裳薜带,(阙)唯粪(阙)之衣;饵术餐松,尝无麻麦之饭。三迳斯绝,百(阙)为群,猛鸷毒螫之徒;潜形匿影,白鹿青鸾之辈。效祉呈祥,每梵音瞻礼,焚香读(阙二字)奇禽异兽,攒集庭宇,俱绝(阙)倚毕来俯伏,貌如恭敬,心疑听受。及开皇之初,宏(阙)释教,於时有魏州信行禅师,(阙)明佛性,实命世之异人,为玄门之益(阙)以道隐之辰,习当根之业,智禅师Т世幽居,遣人告曰:「修道立行,宜以济度为先,(阙)善其身,非所闻也。宜尽弘益之方,昭示流俗。」禅师乃出山,与信行禅(阙)修苦行。开皇九年,信行禅师被敕徵召,乃相随入京。京师道俗,莫不遵奉信行禅(阙三字)之(阙二字)持徒众,以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终於化度寺,春秋八十有九。圣上崇敬(阙二字)赠帛追福,即以其月廿二日,奉送灵塔於终南山下鸱鸣圯,禅师之遗令也。徒众收其舍利,起塔於信行禅师灵塔之左。禅师风范凝正,行业精勤。十二部经,尝甘露而俱尽;五百具戒,凌严霜而未。虽托迹禅林,避心定水,涉无为之境,绝有待之累,(阙)寓形岩穴,高步京华,常卑辞屈已,体道藏器。未若道安之游樊沔,对凿齿而自伐弥天;慧远之在庐山,折桓元之致敬人主。及迁神净土,委质ヌ林,四部奔驰,十方号慕,岂止寝歌辍相,舍佩捐珠而已?式昭景行,乃述铭云:
绵邈神理,希夷法性。自有成空,从凡入圣。於昭大士,游(阙二字)正,德润慈云。心悬灵镜,(阙)蒙悟道,舍俗归真。累明成照,积智为津。行识非想,禅(阙三字)观尽三昧,情销六尘。结构穷岩,留连幽谷。灵应无像,神行匪速。敦彼开导,去兹(阙三字)绝有凭群生仰福,风火(阙)妄泡电同奔。达人忘已,真宅斯存。刹那(阙二字)净域(阙五字)乐永谢重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