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的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三十四章感悟?)

139健康网 2023-05-17 08:30 编辑:admin 295阅读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三十四章感悟?

第十三章感悟,在大家讨论是习惯能战胜人还是人能战胜习惯时是,保尔说到是人能支配习惯,但一向与保尔不和的茨维塔耶夫却对保尔冷嘲热讽,说保尔只会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实际上自己什么也做不到。

保尔为此感到愤怒,但他克制了自己的情绪,他当众下定决心,不但要戒烟,还要改掉骂人的缺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保尔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人都有缺点,但是保尔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且下决心改掉自己的缺点,这一点难得可贵。

所以,我们要向保尔学习,做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即使改掉自己的缺点。第十四章感悟,在党内出现反对派的时候,保尔很坚决地站出来跟他们斗争,把反对派揪出来了。

他们的伟大领袖列宁逝世后,很多人都要求申请加入布尔什维克,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也是其中一个。书里说:一棵大树,它的巨大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只砍去它的顶端,它是不会死去的。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也很懂它的意思。

是啊,反动派只是被砍去的顶端,他们无关紧要,而这些工人却是这颗大树的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二、老舍的四位先生读书笔记?

老舍的散文《四位先生》,载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新民报晚刊》,几十年过去,四位先生的鲜明个性,仍生动活泼的跃然纸上。风趣幽默的描述,三言两语的勾勒,让人读了禁不住嘴角一直是向上翘起的。文中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简短篇幅的描绘出几位先生生活中的一些俗事,却又节奏明快,笔笔传神,让人不得不佩服老舍先生的笔触细腻。

老舍先生雕像

历史上的四位先生,也着实是老舍的四位友人,都是兴趣相投的作家学者,

1、吴组缃先生的猪

(1)文中形象:文友中最为阔绰,养了一口价值600元的小花猪。特别热爱小花猪,会因小花猪而影响心情。

(2)个人简介:吴组缃(1908-1994),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他写的小说、散文大多取材于家乡。著有《一千八百担》,《鸭嘴涝》 ,《天下太平》,《樊家铺》等。

2、马宗融

(1)文中形象:没有时间观念,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很喜欢和人交谈,跟谁都谈得来;喜欢参与到各种事情中,因此经常误了时间。

(2)个人简介:马宗融(1890年-1949年)教授、文学翻译家。回族,四川成都市人。早年留学日本,于1919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回国,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广西大学任教。译有俄国屠格涅夫的《春潮》等。马宗融亦是著名文学家巴金的好友,巴金先生著有《怀念马宗融大哥》一文。

3、姚蓬子先生的砚台

(1)文中形象:生活俭朴,工作勤奋,笔耕不辍。用着一方“无法形容的石砚”,经常办事办到天亮。

(2)个人简介:姚蓬子(1906年~1969年),原名方仁,字裸人,后改名杉尊,笔名丁爱、小莹、姚梦生、梦业、慕容梓,诸暨姚公埠人。著有《银铃》、《蓬子诗钞》、《剪影集》等。

4、何容先生的戒烟

(1)文中形象:决心戒烟,却因各种缘由一次次失败。因此作者调侃道“不知戒了多少次烟了,而指头上始终是黄的。”

(2)个人简介:何容(1903-1990)原名何兆熊,字子祥,号谈易,笔名老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台湾国语运动发起者之一,上世纪中国享誉文坛的散文大家。著有《何容文集》、《中国文法论》、《简明国语文法》等。

三、关键改变读后感?

昨天看完了关键改变这本书, 不知不觉这本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了我, 这本书刚开始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 我们常常会把一个人减肥成功, 或者戒烟成功, 归结为这个人的意志力, 或者说这个人很有毅力,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每当人们对一种行为进行了一个定义, 或者对一个结果赋予了一定的标记, 人们就会陷入这种陷阱之中。 意志力只是习惯改变的一个因素, 并非全部, 书中解释了影响力的六个来源, 并且逐一分析,最终帮助我们来改掉自己的一些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