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一句名言,并认真实践,一切向题就会迎刃而解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句千古名言,激励着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克服千难万险,翻越万重“书山”,跨越茫茫“学海”,最终找到成功之路,成为栋梁之才。
选择中医养生,你选对了,这是一条惠及人类的光明大道,希望你矢志不渝地走下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不难?当然难。尤其是中医,她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颗璀璨明珠,庇佑着中华儿女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么一个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学问之深邃,内容之庞博,真如茫茫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诚然,要学好中医,并能应用到养生治病的实践中,绝非易事!中医的理论,听起来有如天书,什么阴阳五气,表里寒热,经络穴位,问闻望切,玄而又玄,必须以极大的耐心,负出超常的汗水和心血,矢志不渝,攻难克坚,成功一定属于你!
学习中医的人有哪些体会呢?
难题就是提高的机会
二十多年前我在市中医院实习,本来不够资格,是找私人关系进去的。带我去的老师职称是副高,给我说了一句话“这么多老师,都是专家,你要能从每个人手里学一样,将来就比我强”。然而,现实很残酷,我愿学,专家却没空理我,于是留心观察,并在心里想:将来病人找我,一定不要像这些专家这么架子大。
就算跟的专家,短时间也学不到个啥,只是和个别人混了个脸熟,我的体会就是:这么好的设备,这么多的病人,工作上稍微用点心的人都能干出成绩,混个专家太容易了。
等回到基层工作,那真是基层,村级卫生室,设备上要啥没啥,治疗上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出错,不能花钱多,不能治的时间长,还要效果好,怎么办?只有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动脑子想办法,尽可能想得周到,多看书,坚持每天、每事写体会总结。
那些年头农村冬季取暖要烧火,被烧烫伤的特别多,病人刚开始也不当事,等伤口烂的不行了才着急了,又没有经济能力上大医院,让我想办法,我能有啥办法?1、查书;2、问人;3、试验。几个病人治下来,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有了,我后来依据这些病例,写了我的第一篇论文《烧伤湿性评分疗法》,发表在《中医杂志》上。
这件事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苦难是最好的老师,难题是提高的机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性功能相关疾病开始重视,到处都在说前列腺炎难治,治不好,也有病人来问我,让我想办法,我的办法还是:1、查书;2、问人;3、试验。有一天看书,看到一句话,忽然明白这不就是办法吗?于是开始给病人使用,一周后病人去化验,结果正常了。一个病人如此,两个病人如此,逐渐不认识的病人也来了,我也从郊区搬到了城中。这最终不但形成了我发表在《新疆中医药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以麝香为主治疗前列腺炎》,还总结成了我的第一本书《前列腺炎以痈论治》。在前列腺炎的治疗上,我的成绩是在中医治疗上排名全国前十名。
其实只要看病,每天都能遇到难题,因为总有新的病人找来问我,在基层工作又不能像大医院的专家那样,以这不是我这科的病把他推到别的科去,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好在我认识一些医生,有同学、有老师,他们都是各科的专家,对于我的提问和请教,他们也愿意指教,这就叫“人熟好办事”。于是就算头一回我不懂,第二回遇到我就懂了,问得多了,我会的也就多了,这样一不小心真的就做到多年前我老师所说的“从每个人手里学一样”。
会治病不代表啥病都能治好,特别是我发现最难治的病竟然是不当医疗对人造成的伤害,比如:病人因为胆管狭窄被切除了,结果很快引起肝内胆管结石和反复感染、高烧,我是有办法用中药把石头排出来,把炎症消下去,把烧退下去,但这次好了,下个月他还犯,反反复复,没完没了。这使我很悲伤,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办法让病人被大医院手术切除的器官长出来。于是我开始思考,病有无数种,但健康只有一种,与其千辛万苦研究如何治病,不如研究如何让人保持健康不生病,从根上解决问题
追根溯源,辛苦了十年,我终于明白:“人体的大部分疾病,都是“营养失衡,免疫失衡”造成的。”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不生病:“1、要保持营养平衡;2、调整使人体免疫平衡。”我把这个理论写了两本书《人体营养和免疫管理学概论》和《把衰老推迟20年》,希望世人能在养生保健上少吃点亏。
一直到现在,我都习惯于不放过任何一个难题,对遇到的不懂的一定要想办法搞懂,不会的一定要找人问清楚。
回想这二十多年治病的经历,我能感到现在的我比以前治病治得好,也相信以后我治病会比现在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