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如何护理?

264 2025-01-28 21:43

一、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如何护理?

可以送养老院的,现在这类的养老院很多,多找找,有那种专门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照护的方法,听说效果还不错,也有很多老人在那边得到很好的生活,之前比较了解的光大汇晨养老就可以,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

二、阿尔茨海默症可以治好吗?

阿尔茨海默症通常难以治好,仅能通过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阿尔茨海默症是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常可出现人格行为改变、记忆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等症状,病情会逐渐加重,通常需要积极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三、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什么有效治疗方法吗?

我是来长见识的 看看中医有什么办法。

西医的话只能减缓病情发展,阿兹海默症对大脑持续性损伤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具体情况找精神科医生问问吧。

据我所知啊,仅仅是据我所知,针灸效果真是不明显。还是精神科治疗吧,中医可以辅助下,不要舍本逐末。

四、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引起的?

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如果有痴呆家族史,其发病率比普通人高3至4倍;2.受教育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3.脑外伤,如拳击痴呆;4.环境因素,如长期使用铝制品;5.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日常可以口服Dr.LPS青春UP,可以提高脑组织吞噬细胞的活性,从而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症。

五、如何照顾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

阿尔茨海默症是最常见和研究最多的痴呆类型。它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概述。然后和其他常见的痴呆症发展阶段进行比较。每个类型的痴呆往往都有其特殊的早期症状,因为痴呆症首先会影响不同大脑区域。随后损害扩散到大脑的更多区域,不同类型的痴呆症的症状往往变得更加相似。到痴呆症的晚期,无论他们有什么类型的痴呆都需要一个高水平的照顾。

早期(轻微)阶段阿尔茨海默氏病通常发病于行为或能力上非常细微的变化。在当时,这种迹象往往被错误地归因于压力或丧亲之痛,认为是在老年人中很正常的老化过程。通常只有在回顾以往时,人民才意识到这些迹象可能是痴呆的开始。对最近发生事件的记忆丧失是一种常见的早期症状。这个人会很难回顾最近发生的事情和新学的信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人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 不记得房子内外的物品2 忘记最近的对话或事件3 在对话中很难寻找合适的词或失去对话的线索4 在掌握新的想法变慢并且不愿意尝试的新事物5 在时间上变得混乱或丢失6 表现出缺乏判断力、计划能力和决策的能力。7 判断距离和空间维度(如导航楼梯或停车时)的能力产生问题8 对他人或活动失去兴趣。如果你是老年痴呆症的护理人员,在的早期阶段就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以帮助他们保持独立。这可能是很有诱惑力的事情,而且在必要的帮助下他们有机会为他们自己做事情,更可能保持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性。关注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最什么。探索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目标。早期患病这也可能会变得焦虑、易怒或抑郁。管理任务的失败会给他们带来困扰,此时他们通常需要安慰。如果是这样的话,和他们交谈,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情感支持。

中期阶段(中度阶段)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这些变化变得更加明显。该人将需要更多的支持,以帮助他们管理他们的日常生活。可能需要频繁的提醒或帮助他们吃,洗,穿和使用厕所。他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健忘,尤其是名字,有时可能会重复同样的问题或句子。他们也可能无法认识到人或混淆他们和其他人。在这个阶段,患者个体可能会把自己或他人置于危险,如使用炊具没有点燃燃气或者忘记吃药。在这个阶段,一些人变得很容易沮丧,愤怒或攻击性–也许是因为他们感到沮丧或因为他们误解所发生的事情–或他们可能会失去他们的信心,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安慰。其他症状可能包括:1 对于他们在哪里或在哪儿散步感到困惑,容易迷路。2 弄乱了时间,可能会晚上起床,因为他们混淆了白天和黑夜3 行为出现异常,如外出穿着睡衣,以社会 不认同的行为表现的非常不合时宜。4 在某些情况下,会有知觉困难,如有妄想(强烈认为是不真实的事情),或少数的幻觉(通常看到不是真的有的东西)。行为的变化往往是从中老年痴呆症的中间阶段最常见的特征,也是对中老年痴呆症这得照顾者的最具挑战性的方面。

晚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年痴呆症的个体将需要更多的帮助,并将逐渐完全依赖于其他人的护理。记忆丧失可能会变得非常明显,虽然可能会出现突然地闪烁识别,但患病个体几乎无法识别熟悉的物体,环境,甚至那些与他们最密切的东西或人。患老年痴呆症个体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弱。他们可能会开始蹒跚或东倒西歪,最终只能在床上或轮椅。其他症状可能包括: 1 难以进食,也有时狼吞虎咽。2 应该注意到体重的下降,尽管也有些人吃太多而增加体重3 尿失禁 — 失去对膀胱的控制,有时也会对他们的肠胃失去控制4 逐渐丧失说话的兴趣,尽管患者可能重复某个词汇或者一次又一次的呼吸。患者可能变得不安,有时似乎是在寻找某人或某物。特别是当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威胁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苦恼或有攻击性,在结束个人护理期间发生很可能爆发愤怒,通常是因为患者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那些患者的照料者们应该尽量不把这件事 视作为患者个人对错,通常患者不是故意侵犯的。同样重要的是,照料者要考虑的患者可能会经历痛苦,而他们不能表达口头。止痛药可以帮助。虽然这个人可能似乎没有什么言语理解能力,可能不认识周围的人,他们可能仍然会回应感情,我们可以以平静,舒缓的声音和他们交谈。他们还可以享受到气味,音乐或抚摸宠物。平均而言,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可以在症状出现后再活8-10年。然而,预期寿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状况和上文中提到的因素。例如,个体的痴呆症症状开始于他60岁或者刚入70岁,预期寿命约为七至十年,然而,如果他的症状开始于90岁,平均寿命可能仅为约为3年。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存时间长短取决于他们被诊断时所处的病程阶段是早期还是晚期。

原文您知道阿尔茨海默分哪三个阶段及其表现吗?-关爱惟士

六、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应该如何照顾?

我妈90岁了,最早出现症状是83岁左右,怀疑我姐偷她钱,物,衣服甚至内衣,经常报警。去医院检查当时说没好办法,给开了药,我妈不吃,我姐也不愿给她吃,怕对她身体有损伤。那时黑白颠倒,晚上通宵不睡,翻衣柜,唠叨,甚至骂人什么话恶毒说什么,诅咒身边人及女儿们~白天正常晚上折腾,大家苦不堪言。后来心脏安起搏器后,骂人更有劲儿,生活半自理,与文静有文化的妈妈差距大。今年吃了医生开的药,加上我和姐姐专门陪她,情绪稳定多了,就是白天也睡。我们很满足

七、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和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多发群体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阿尔卡海默病的预防最主要的还是从生活做起,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饮食,饮食一定要均衡,要少盐、少脂肪。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运动,可以适量做一些促进脑的活动。第三是生活要规律。第四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第五是保持一个积极地心态。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可以口服一些药物,如盐酸多奈哌齐

八、世界首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被证有效,阿尔茨海默病有救了吗?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在“老年痴呆”中大约占50%,就好比脑中有一块橡皮擦,将记忆一点一点擦净。

只要你活得够久,得这种病的概率会无限接近100%。全球至少有25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以每6秒钟一位的速度新增。

人类医学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近几年不断有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失败的消息,但仍然有更多的药企、科学家在继续研发。

治不好,但不代表没办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李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已经快20年,她以实践经验证明,如果及早发现、及时干预,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

以下内容由八点健闻根据李霞口述整理而成:

2019年的第一天,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在东方卫视播出。其中第7集叫《往事只能回味》,主角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

△图片节选自纪录片《人间世》第7集《往事只能回味》

纪录片拍摄地点就在我工作的地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老年科。因为被拍摄的患者多数是我的病人,所以我在后期参与了旁白录制,成了这期节目的主讲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李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节目共52分钟,但前后拍了一年时间。节目播出后,我自己反复看了三四遍,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有人说记住了我的声音,很多人特意从外地跑来找我看病,也有人说这里面的医生怎么这么温柔呀,和现实生活中的完全不一样。更多的人会说,第一次看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原来是这样,心里有点心酸。

这也是我对这期节目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我曾经和节目组沟通过,希望他们不要把这个群体拍得太惨,这个病本身已经够沉重了,作为医生,我觉得多谈谈“可以做什么”更有价值。

事实上,也有这样的案例。节目组回访过一个60多岁的上海老太太,她一年前被确诊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伴轻度抑郁。后来,通过我们的干预治疗和家属的配合,抑郁缓解,认知障碍也控制得很好。拍摄组跟了三四天,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和爱人去菜场买菜,回来还做点家务,偶尔去邻居家串门。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给人希望的病例,病人精神状态好了,记忆力也没有明显衰退。但最后播出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她的镜头。

我问导演,为什么不放她的故事呢,一个治疗成功的案例不是更能带给人希望吗?导演特别一本正经地反问我说,李霞医生,你觉得观众会喜欢看一个平常人的生活吗?

只要活得够久,得病概率无限接近100%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很感谢《人间世》团队,在当下,让更多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是最重要的事。阿尔茨海默病,常常被我们叫做“老年痴呆”。它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人说,得了这种病的人,就像是大脑里下了一场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他们会在病房里找不到自己的床,用牙膏给亲人打电话,有的人因为害怕忘记,把一辈子整理成24本相册,在背后写上字,最后却还是认不出相片里的自己。

△图片节选自纪录片《人间世2》第7集《往事只能回味》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药物研发也极其艰难。2016年,著名的制药公司礼来承认花费26年的新药研发失败。紧跟着,2017年,另一家巨头默沙东也宣告新药试验终止。

但疾病的发展态势却随着老龄化加剧更加严峻。截至目前,全球痴呆患者数量近5000万,每3秒钟,世界上就会增加一位痴呆患者,至少一半是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在中国,这个速率是12秒。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当一个人活到80岁的时候,有15%的概率患上阿尔茨海默病,85岁时概率会陡然上升到30%,95岁时是50%以上。这条曲线告诉我们一个结论:只要你活得够久,得这种病的概率会无限接近100%。

得病了,就是一步步退回生命的原点在医学上,我们会借助很多手段来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包括磁核共振、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以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满分是30分,我们会给病人做题,比如说我会指着自己的手表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如果能答对,就能拿1分;比如说我会提前让他记住三个东西,分别是苹果闹钟汽车,一分钟之后,我再让他复述,答对一个得1分。

这些事对正常人来说非常容易,但有很多病人的得分是0,这就是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会迷失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世界里。

从疾病的进展上,我们一般把阿尔茨海默病分成三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的病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已经有些记性不好的苗头。《人间世2》的病人阮怀恩,妻子发现他的病情很及时,就是因为他一晚上连着做了两个一样的汤,还常常把洗脸和洗脚的毛巾搞混。由于早期发现,阮怀恩病程发展比其他病人慢。到了中度,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就已经开始受损了,刷牙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拿起牙膏,但不知道该怎么用;洗澡的时候,冲一下水就出来了,不会往身上抹肥皂。而到了重度,病人可能情感功能就被破坏了,亲近的人不认识了,语言功能也丧失了,直到最后丧失行动能力,连吞咽都很困难。我看到过一个诗意但很残忍的描述: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在一步步退回生命的原点。

轻度病人是退回到了青少年,基本能够独立生活,但对社会规则很陌生,不会察言观色,也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各种“作”各种“放飞自我”的表现。

中度是回到孩提时代,能够分辨亲近的人,会表达情感,但生活自理能力很弱,吃饭穿衣还需要旁人协助。

而重度是退回到婴儿时期,记忆、思维、情感被全部清零,好像从来没有活过这一遭。再体面的人,也有把手伸进马桶的一天我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人。

△图片节选自纪录片《我只认识你》

图上这一对老人,老先生叫树锋,老太太叫味芳,他们现在都90多岁了。味芳是患者,2007年确诊,从那以后树锋一直陪在身边照顾她。

他们的爱情也很传奇,味芳对树锋一见钟情,为他单身17年,结婚时已经42岁。2017年,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全国公映。有一次,味芳来我的诊室做例行检查,那天刚好老两口在澳大利亚的儿子回国,我就指他问味芳,他是你的什么人呀?老太太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缓了好一会告诉我说,这是亲戚,亲戚。树锋在旁边纠正她,说他是我们的儿子啊。味芳很依赖树锋,所以很快就改口了。这个时候,她还会找借口掩饰,病情不算太严重。

后来,情况就越来越糟。2017年,《我只认识你》去拍摄的时候,拍到过一个镜头——那天,味芳为了找一只发卡,直接把手伸进了马桶里,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孩才会干的事。

味芳曾经是上海市优秀教师,当过区教育学院的院长,是一个很爱干净,也很体面的老太太。但一旦这种生活习性被破坏,就说明疾病恶化得很明显了。

△图片节选自纪录片《我只认识你》

现在的味芳,已经进入了疾病终末期,连树锋都不认识了。和她交流的时候,不管问她什么,她以前最爱重复的一句话:我是教育学院的院长,也说得日渐破碎不成句。到了这一步就说明,她的大脑大部分已被被病魔攻占。

△图片节选自纪录片《我只认识你》

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得了这个病,对身边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甚至比病人更痛苦。

我们最近收治了一个老太太,她是医疗领域老前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问题的专家,也是很多医院院长的老师,博导。得知她得了这个病以后,所有的学生都很崩溃。她很有礼貌,就是记性不好,对时间没有概念,经常三更半夜给学生打电话,这些大院长平时都很忙,电话接起来简单说两句,会告诉她说已经凌晨3点了,让她赶紧休息。她也会感到抱歉:“哦,这么晚了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但没一会儿她就忘了,电话又打过来了。这种情况在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身上很常见,他们的情感功能还在,但其它思维能力已经开始严重退化,对于家属来说,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曾经有一个病人的儿子找我聊天,他说上班一天,要接到妈妈30多个电话,不敢不接,因为总怕万一出点意外。后来他试着找阿姨照顾,换了10多个阿姨,妈妈都不满意,要么是疑心别人偷东西,要么嫌人家没文化。最后实在没办法,把妈妈送到了养老院,没想到老太太一个电话打到12345,投诉说儿子不赡养她,儿子和我说这事情的时候,一脸的无奈。还有一个病人的女儿,牺牲就更大了。她今年45岁,母亲2004年得的病,家里人没一个肯管,她只能牺牲自己的时间来照顾母亲。结果就是一直没有结婚,工作也从重要岗位调整到了档案管理这种闲职。她跟我说,自己没有办法在妈妈和生活中找到平衡,这15年活得提心吊胆,身心俱疲。我其实并不赞成这种付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多数的阿尔茨海默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度了,这个状况下病人是不适合待在家里的,因为子女没有照顾能力,需要交给专业的机构。

我见过最不好的一个例子,老人自己不愿意去照护机构,家属也没有足够的精力看管。后来,老人自己出门时闯了红灯,被车撞了,当场死亡。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红绿灯的概念了。当然,把病人送进医院或者照护机构,并不意味着痛苦的结束。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就像被困在时间的长河里,记忆一点一点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拭去,而家属则要煎熬着承受这一场漫长的告别。72岁的阮怀恩,患病16年,他的爱人吴开兰在病床前照顾了他16年。最后的两三年里,阮老的大脑基本坏死,不说话,不认人,接近于植物人的状态。2018年5月,阮老肺部严重感染,面对“要不要插管”的艰难决定时,吴开兰选择让老伴体面离开人世。当天,《人间世2》恰好拍到了这个画面。吴开兰俯身贴在阮老的耳边,向他告别,她说“你放心,孩子我会帮你带好,告诉她外公是老师,好不好?”然后,我就看到一滴泪珠从阮老的眼眶旁滑落。

这个画面后来反复在我脑海中出现,从医学上来说,这滴眼泪是我不能理解的,因为阮老已经两三年不认识人了,他的大脑功能早就被破坏殆尽,不应该会有那一滴眼泪的。

△不应该有的一滴眼泪,但就这么发生了。图片节选自纪录片《人间世2》第7集《往事只能回味》

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老年精神科的医生,我并没有觉得阿尔茨海默病本身有多可怕,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正确的应对手段。我们国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没来看病的比例很高,70%以上。原因有两个,一是疾病初期,病人和家属都容易忽略它,因为它不痛不痒,仅仅是记性差了点,尤其是病人,碍于面子,会想要隐藏掩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制订了三套“记忆体检”方案,分别适合于社区医院、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和像我们这样的专科医院。

我们呼吁,如果父母年龄大于45岁,记忆力减退,或者性格改变、有异常行为等,那就有必要去做一个“记忆体检”,社区医院的体检方案非常简便,半小时内就能得出结果。另一个原因,是疾病到了中后期各种记忆障碍明显时,家属会觉得,反正都这么严重了,也治不好,就算了吧。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里根总统也没看好,我们也不指望了。”这个病,从现有的医学手段来说,确实是治不好,但不代表没法干预。我们有很多案例都证明了,通过药物结合心理舒缓治疗,能够尽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案例,那个老太太的病情为什么能够得到控制,一是发现干预得早,二是家属真的很耐心来配合。当时,老太太被确诊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时候,家里人因为不放心,一致决定不让她干家务活。这也是很多家庭会采取的应对办法,他们可能从媒体上或多或少听过一些报道,比如说哪一家老人,做菜忘了关火,把房子给烧了之类的。后来我就和她的家人沟通,能不能适当地把家务拆解成几个步骤,比如说烧饭做菜这件事,其中买菜、洗菜、切菜这些环节,在别人的陪同下,她是可以做的,那就尽量让她参与。至于炒菜或关火,家人不放心,可以接手过来。这样一来,她不会觉得自己没用,减轻了抑郁的情绪,对延缓记忆力下降是有很大好处的。事实证明,这个治疗方案对老太太是有效的。我相信对大多数轻度患者来说,这个方案都会是有效的。只是家属会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分解成几个步骤,并且评估哪几个步骤是病人可以做的,这太繁琐了,还不如什么都不让她干呢。但在这里,我还是要向各位年轻人呼吁,如果你们的父母已经超过45岁了,请多留意他们,做到及早筛查和有效干预,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人类对抗老年痴呆屡战屡败,但上海这位女医生还不想认输

九、怎样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

来切身回答一下,

奶奶有初级的阿兹海默,正在吃药中。

根据我长期陪伴的经验。总结回答,希望对楼主有用。

第一,安全问题

如果在家里最好把所有尖角的桌沿包上。

老爷子爱玩火的话你要把煤气阀拧上。我觉得他应该不会去扳那个。。。

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在他眼前,比如眼镜,药片,遥控器,

不要让他自己翻检着找东西。

不要让他爬高。

第二

个人推荐把爷爷放在姑姑家,但是要配护工。

换环境不会导致身体上的恶化,但是心理会,就算到了姑姑家,家人要定期去看望。吃饭。

找个护工,日常的清理,清洁,翻身交给他。

不要让你姑姑做。

就算是子女,长时间指望她做而别的子女不做,你姑姑心理活动会很微妙。

与其这样,不如花钱买护工做,到时候大家掏钱给姑姑就好。得空再以聚餐的形式去姑姑家坐坐。

第三

该顺就顺,不能顺的原则问题坚决不顺。他现在没有正常的思维,只有强制一点的管教。

他现在已经是看心情而不是讲道理了。先让他冷静,哄哄他,转移视线。再做决定。

第四

白内障手术一定要动。

告诉他不痛,给他现实利益诱导“你又可以下棋看电视”之类的。

老人一旦感官封闭了,你等着跟着他一起在家难受吧。

我奶奶白内障的时候一开始想做,一听说还要住院还要治疗加起来4000多一只眼。立刻拒绝治疗了。没办法全家轮番上去劝。

我妈上去告诉她(善意谎言):“这个钱国家出,我们一共出几百块,你不做给国家省钱没必要。你现在是一个眼,过不久另一个眼就也会坏,国家可是只给这点钱,你看着办。要么不做,要不做。反正不疼,上去几分钟就好。”

挣扎了一天就乖乖去医院了。

===================

关于日常:

第一,

给他活儿。

他做不好也无所谓,让他有事做。

我目前带着我奶奶玩的最好的是摘韭菜和剥花生。

不愿意动?坐那儿,中午吃炒韭菜鸡蛋或者韭菜饺子

你把韭菜摘出来,一绺一绺分开。

所有的绿叶菜都可以。

剥花生

和她说:你剥花生,坏的挑出来,好的放在碗里,分成几个碗,这个碗给谁吃,那个碗给谁吃。看你的,你想让谁多吃就给谁多一点。

然后兴致勃勃的剥。

第二,做游戏

下半身出现活动障碍的时候是去年冬天。挣扎着起床,小腿明显不听使唤。

起床以后带着她走路,不要让她肌肉萎缩。

腿部的就说

今天举举腿,躺在床上或者在轮椅上,伸腿!左腿!右腿!

然后抬头看看天!

举手,两只手举高高!

脑部活动

掌握一个节奏,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以此类推到八二三四五六七八。是一轮

说跟我做,我说单数,你用左手表示

比如我说一你用左手伸出一个指头

我说二,你有两只手表示,左右手各伸出一只手指表示

我说三,左手三根

我说四,双手各二

我说五,左手五根

我说六,双手各三

我说七,两只手合掌击打一下

我说八,双手四指

带着玩 ,每天三次。

除此之外就是谈话

没事去他的时候多多说话,说说他以前的事儿。

你走的时候给他布置作业,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我目前做的有

“我们家十个字的字辈都是什么啊?你是什么,我爸是什么,我是什么?”

“你上班的时候最喜欢的文娱活动是什么?”

“每天吃的什么?写日记,写好了奖励你吃红烧肉。”

出门

要看程度。

我建议给他穿成人尿不湿

给他带日常的药,小糖果,速效救心丸和阿司匹林

还有开水保温瓶什么的。

给他准备一个双肩小书包,或者单肩的给他侧背。

把个人信息写到布上,缝在他每一件上衣的左胸口上

姓名

年龄 血型

病史 过敏史

联系方式

家庭地址

我之前给我奶奶定制了一个高大上美国兵铭牌,无奈她不喜欢,说睡觉不舒服。

只能使用这种土八路这种布缝胸牌了

===================

之类的,还有很多。

总之这个病就是一场战斗。照顾不好,半年之内老人会立刻萎靡到生活不能自理。

坚持吧

十、阿尔茨海默症是显性遗传么? 因为家里姥姥的妈妈和姥姥都有阿尔茨海默症,我妈也很担心?

有不同的两种情况:

1.家族遗传性痴呆:是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存在了痴呆的致病基因(有了这种基因,基本就会患上痴呆),发病年龄相对比较早。产前常做的唐氏筛查,就是要查出这类遗传病。

2.不属于遗传病,但是确实在家族中出现了多个痴呆患者:这样的痴呆不属于遗传病,不是由于身体里存在了痴呆的致病基因,而是由于基因中存在了痴呆的易感性(即有了这样的基因,更容易患上痴呆,但是并不是一定会患上痴呆),加之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患者最终得上了痴呆。高血压病就是属于这样的有遗传倾向的疾病,而非遗传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