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发烧病例是新冠吗?

140 2024-10-31 05:38

一、朝鲜的发烧病例是新冠吗?

可能是。朝鲜新增17.44万例发热病例,可能是新冠病毒引发。

据朝中社5月14日报道,朝鲜13日新增发热病例17.44万例,新增死亡病例21例。

此次疫情可能从4月份开始进行传播,此前报道从4月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在朝鲜全国范围内暴发并不断扩散,短时间内出现35万例发热患者,其中超过16.22万例已治愈。

二、新冠肺炎发烧打针能退烧吗

新冠肺炎,简称"新冠",是由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引起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病症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发热是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现之一

新冠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这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发热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会考虑用药退烧,而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打针。

打针能否有效退烧

关于发热时打针是否能够有效退烧,医学界存在一些争议。有一些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可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降低体温。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打针都能够有效退烧,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任何药物治疗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在治疗新冠肺炎等严重疾病时更是如此。打针退烧是一种药物治疗方式,应该了解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正确应对新冠肺炎发热

在面对新冠肺炎发热的情况下,患者应该首先保持镇定,及时就医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退热,并且不要随意进行药物治疗,特别是注射类药物。

结论

新冠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发热是常见症状。对于发热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打针退烧,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务必遵循医嘱,避免不良后果。

三、发烧是免疫力低下吗?

严格意义上来讲的发烧不是免疫力的低下。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发挥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自然反应。机体要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免疫力系统启动,出现发热。所以在发热的时候机体的免疫力是增强的、活动的。只有自身免疫缺陷的人,可能发烧是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因为免疫力不足以对抗外侵的病原体的伤害。

四、新冠肺炎症状解读:会发烧吗?

新冠肺炎症状解读:会发烧吗?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引起肺部炎症。在最近的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VID-19)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许多人对于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否包括发烧产生了疑问。

答案是肺炎通常会导致发烧,而新冠肺炎也不例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超过80%的COVID-19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烧。

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入侵时的一种常见反应。当我们感染了病毒,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导致体温升高。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引发的发热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以阻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除了发热,新冠肺炎还具有许多其他常见症状,例如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症状,而另一些人则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您出现了发热以及其他与呼吸道相关的症状,且有近期接触疫情爆发地区或接触病患者的可能,建议您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在等待医疗评估的过程中,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和预防传播,例如居家休息,保持充足的饮水,戴口罩等。

总的来说,肺炎通常会引起发热,包括新冠肺炎。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一种自然反应。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发热都必然是肺炎,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个人情况进行医学评估。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新冠肺炎的发热症状,并及早寻求医疗帮助。

五、新冠肺炎是甲类吗

新冠肺炎是甲类吗?

随着2019年底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与关注逐渐增加。新冠肺炎病毒,又称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命名为COVID-19。从病毒的分类来看,新冠肺炎病毒并不属于甲类病毒。

甲类病毒,又称高致病性病毒,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致病性和传染性的病毒。甲类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它们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严重的病情和高死亡率。虽然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广泛,但大多数感染者病情较轻,仅有少数病例会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

科学家们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分析了其基因组、结构和传播特性等多个方面,并将其归入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病毒家族,其中包括了很多对人类有致病风险的病毒,如SARS病毒和MERS病毒等。

冠状病毒的命名来源于病毒表面的突起物,看起来像皇冠一样。这些突起物为病毒的侵入和感染提供了关键的工具。新冠肺炎病毒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但也存在一些独特的特征。例如,其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了防控措施,如封锁城市、实施社交隔离、推行个人防护等。这些举措虽然对个人生活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减少疫情扩散和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性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疫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都是有效的防护措施。此外,疫苗的研发和接种也是解决疫情的重要手段。

总之,新冠肺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并不属于甲类病毒。了解病毒的分类与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全球流行病。大家要保持警惕,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共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六、免疫力强能抵抗新冠/流感吗?

分两方面

会不会感染上

新冠只要你没在近期感染过,只要遇到了足够的病毒量,百分百感染上,不管免疫力强弱。

针对流感,其实差不多

会不会出现症状

只要免疫力够强,就不会出现,也就是自始至终也没有症状的隐性感染(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的一种类型)。

流感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是多大?有研究说是16%,有研究说高达60%,目前没有看见比较固定的结论,我个人感觉不低。

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多大,其实现在也不太清楚。

说个神奇的

你不会同时患上流感和感冒,因为这俩的病毒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注意感冒和流感不是一个东西,感冒病毒现在发现了的有200多种,有一些本身就在我们身体里)

但是会同时患上流感和新冠。

七、新冠肺炎的发烧症状会自行缓解吗

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热。许多人在感染后都会出现发烧,这引起了人们对于发烧症状是否会自行缓解的疑问。本文将介绍新冠肺炎发烧的一般过程以及何时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新冠肺炎的发烧过程

当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会在体内繁殖并感染呼吸道细胞。免疫系统为了抵御病毒,会引发炎症反应,其中之一就是发烧。发热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表明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应对感染。

发热会自行缓解吗

对于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发热的过程通常会持续数天至数周之久。在这段时间内,体温可能会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渐下降。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发热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通常情况下,轻至中度的发热往往会自行缓解,即使没有医疗干预,体温也会逐渐回到正常范围内。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饮食和充足的水分补充来缓解不适。

何时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尽管发热一般是身体正常反应的表现,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伴随着其他严重症状时,寻求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 呼吸困难:如果发热伴随着呼吸困难或者气短现象,应该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热:如果发热不退或持续时间超过3天以上,应该咨询医生。
  • 严重症状:如果除发热外伴随有剧烈头痛、胸痛、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况只是一般建议,并不代表每个患者的情况都相同。如果您感到有任何不适或担心,请及时咨询医生。

总之,新冠肺炎导致的发热通常会在数天至数周之间自行缓解。然而,对于患者个体而言,发热的表现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如果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以进行评估和治疗。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新冠肺炎的发热症状有所帮助。

八、宝宝查了免疫力,NK细胞低,是免疫力低吗?

NK细胞的确是免疫细胞的一种,但NK细胞低不代表免疫力低。NK细胞翻译过来就是自然杀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内可以和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一起攻击癌细胞,同时呢,NK细胞和身体对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也有关系。但NK细胞的高低往往和人体的年龄,精神状态以及饮食的影响,在体内呈现时高时低,例如人经常在睡觉的时候感冒。

九、感冒症状是新冠肺炎吗

感冒症状是新冠肺炎吗?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许多人都对感冒症状是否代表患上新冠肺炎产生了疑虑。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感冒和新冠肺炎之间的区别。

感冒和新冠肺炎是不同的疾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感冒和新冠肺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疾病,两者在病因、传播和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病因差异:感冒通常是由鼻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而新冠肺炎则是由一种名为SARS-CoV-2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

传播方式不同: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当感冒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传播给他人。而新冠肺炎除了飞沫传播外,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患者或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表面等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不同:感冒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等,多为轻度症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而新冠肺炎的症状相对较重,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病例甚至会导致肺部感染、肺炎甚至死亡。

尽管感冒和新冠肺炎在病因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如何区分感冒和新冠肺炎?

尽管感冒和新冠肺炎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过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

发热情况:感冒一般不会引起高热,体温多在37℃以下,而新冠肺炎的患者多伴有明显的发热,体温可达到38℃以上。

咳嗽类型:感冒患者多表现为干咳或痰液较少,而新冠肺炎的患者多表现为湿性咳嗽,并伴有痰液。

乏力程度:感冒症状一般较轻,患者多会感到轻微的乏力,但仍能正常进行日常活动,而新冠肺炎的患者常伴有明显的乏力,有时甚至无法起床活动。

呼吸困难症状:感冒一般不会引起呼吸困难,而新冠肺炎的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窒息的情况。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类似感冒的症状,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发热、湿性咳嗽、明显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应该高度怀疑自己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及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感冒和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

尽管感冒和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采取类似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感染风险。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另外,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也很重要。

其次,避免与感冒或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本身出现了感冒症状,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减轻压力等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方面。

结论

感冒和新冠肺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尽管症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仍然具有较大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识别感冒和新冠肺炎的症状,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并伴有明显的发热、湿性咳嗽、明显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及采取相关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十、新冠一直发烧会引发肺炎吗?

在《伤寒论》中可以频繁见到“发热”一词,“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发热而渴,不恶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内经》有《热论》专门讲述“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

如果按照静态思维,人体感受寒邪,人体损失了热量,温度应该降低才对啊!人体受寒就应该会降温,就会发冷,觉得全身冷,全身都是冰凉才对。象一块石头,一块金属,必然会因为热传导或者热交换而导致温度变化,有“冷量”进入体内,本体就必定会降低体温。

但人体这个系统不是石头那样静态的死物,所以也不会按照这种简单的线性机制来升温或降温。人体是一种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生命系统。人是恒温动物。人体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度左右,而且人是哺乳动物中的高等动物,可以靠体内的调节机制来调节自己的体温,使机体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我们体察就会发现,正常情况,人处于无病的状态时,皮肤的温度相对于肌肉的温度是低的,手背的温度相对于手心的温度是低的,脑门的温度相对于手心的温度是低的,用手心去摸这些部位,摸上去感觉总是"凉凉"的。

人的皮肤就是人体与环境的隔离界面,其组织液,中医解释为太阳寒水。倪海厦先生在讲伤寒论太阳病时,讲"正常人体表皮肤是冷的",他还说,"有这层寒水是将人体和外界形成隔绝层,保护人体"。

也就是说在体表和身体内部之间的肌肉组织里有一层水或叫津液,“太阳寒水”,作为环境温度低时防止人体热量散失体温过低而保温;防止人体劳动发热或环境温度高于人的正常体温而导致体温过高散热的结构体系

人体的水气循环运动,体内气化的水,到达体表,霜降之后,自然界的环境温度通常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环境低温的作用,变成寒水。后续到来的寒水,推动前面的寒水回流体内,受食物在小肠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热力的加热作用又变成气化的水,不断循环,实现防止环境温度低于人的正常体温,人体热量散失体温过低而保温;防止人体劳动发热或环境温度高于人的正常体温而导致体温过高散热的功能。水的蒸腾气化与寒化成水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四圣心源》“太阳寒水”: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

太阳主开,有寒水隔离,虽阳盛,出水之阳,人能够出汗,出汗即出阳,降低阳盛的程度,同时带走寒邪,人身体不会过热,就不会发高烧。当人感受到寒,卫气足则皮腠紧闭,寒邪就不能进入人体。当人体受风邪而皮腠处于疏松的状态时,寒邪侵入太阳经,太阳主开的功能失效,健康的人,平素身体状况好的人,正气尚足,卫气急出而皮腠紧闭,太阳经不能够开,太阳经就处于闭的状态,太阳陷入水中,寒水凝滞不动,人体自主调节功能感知到寒邪,会出现寒战,外恶寒,就会出阳来抵抗入侵之寒邪,阳出而身内热,汗不能出,人就会发高烧。

高烧的热量来自肝、小肠的生化反应的生物能释放的热量。中医称肝是将军之官,五行属木,小肠是受盛之官,五行属为火,丙火,是人体高烧这个生理现象的热源。寒邪怫郁而作热。石膏可以减缓小肠的生化反应进程,的源头上控制热量的输出,从而控制人体的高烧。中医的白虎汤,白虎人参汤都有石膏。

胆汁可以控制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的分解。而胆汁是由肝分泌的。胆汁(Bile)是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肝细胞所分泌出来的一种绿黄色而带有苦涩味的碱性液体。肝脏在进食以外的时间分泌出胆汁而存放于胆囊内,然后在进食时把胆汁释放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胆汁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乳化脂质(其中不含酵素),亦会帮助消化一些蛋白质和糖类。中医称胆为少阳相火,肝是胆火之源,是少阳之源,是阳枢之源。火源于木,木生火。肝胆取象春,有阳升向热之象。

寒水受寒邪,凝滞不动,又不能够作汗出,而人体机能水气循环运动还是正常的,还是持续的,后面不断到来的水气,不断推动凝滞不动的寒水,就产生压力,不通则痛,受压就产生痛感,寒水受邪的部位就产生疼痛。头、项是人体太阳经循行的末端,顶端,高端,最易受寒邪的侵袭,太阳伤寒病最易发生在这些部位,出现头、项强痛的病证,剧烈的头疼,就是太阳伤寒的主证了。水气化遇寒就是水湿,象天之云,寒凝不动,就是但云不雨,就需龙来兴雨,需要作汗,天之雨人之汗,水天需之掛象,汗出来了,雨下了,病邪走了,雨过天晴,阴霾尽去,人舒服了,天水颂之卦象。汗不出,浑身烦疼,就得大青龙汤上场了。

太阳中风,汗门尚可开。太阳伤寒,汗门紧闭,受寒邪而凝滞的寒水的新陈代谢不正常,不能推陈致新,寒邪就不能够排出体外,停在一处作病,非麻黄汤不能开启。汗门开启,汗自能出,水能作汗出,受寒邪而凝滞的寒水的新陈代谢正常,推陈致新,新的没有受邪水,津液,组织液,取代,占据了受寒邪而凝滞的寒水原来的部位,水的水气-气水-水气恢复循环自然通达,寒邪能够随汗排出体外,头疼的症状就会解除了。

太阳伤寒的病人通常是卫气比较足,平常身体强壮的人,偶感风寒,卫气越足,身体越强壮,寒邪越甚,产生的热量越高,化生的水气越多,对凝滞的寒邪排挤的压力越大,头疼症状越强烈,所以很多人患新冠的病人对头疼的描述,是犹如斧劈的感觉。卫气不足,平常身体弱的人,患的可能是太阳中风,卫气弱的程度不同,甚至直接患的就是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那些直接患阳明证或少阳证或太阴证或少阴证或厥阴证的新冠肺炎患者,就没有恶寒的症状了。那些患太阳中风的新冠肺炎患者,就没有剧烈头疼的症状了。

单纯的体温调节机制应该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受寒后发抖,这个动作是迫使我们的机体产生热量以满足去除寒邪的需要,使身体升温。如果我们只是有喷嚏、流涕、背酸、轻微头痛,这个时候是寒邪凝滞的初始问题,仅仅提高体温就可以排除。当寒邪太甚,人体的自我调节已经不能解决了,体温的升高对解除寒邪凝滞的问题已经显得意义不大了,而持续的体温升高将会导致持续的高烧,病人出现心烦,神昏,直视,谵语,喘满,狂躁,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持续的高烧使患者出汗过多濈濈而出,津液丧失严重,人体的水液代谢失衡,心烦,口燥,胃中燥,大便燥结,小便数少等阳明证就出现了,患者在这个阶段感受是但热不寒。

在打喷嚏流鼻涕头项不舒服的感觉出现时,偶感风寒,寒邪尚来能形成凝滞的寒水作病之前,人体出汗的机能还在,服用桂枝汤,生姜大枣甘草汤,姜糖水等作汗,是可以消邪于未成势之时,就是治未病了。这也是桂枝汤是天下第一方的原因之一。

人体的自我调节系统开始对抗病邪,这种发热就是其中一种应激反应。这就好比当我们在沙尘中眼睛飘进了沙尘的流泪反应,鼻子吸入寒气出现的(姑且假定是鼻粘膜受异物刺激出现局部微收缩)打喷嚏。(这里的打喷嚏也许不同于受寒的喷嚏,受寒的喷嚏其实已经是警告了,这个是告诉你,寒气已经侵入了,已经造成了呼吸道或者肺部的受寒了,或者因其已然受寒而做出的反馈了。可能会表现在鼻粘膜的寒热微收缩现象上,只不过这里不是实体异物刺激而是寒热差异的刺激)。肺有异物就会咳,痰是肺的病理代谢产物,是肺里的异物。痰有寒痰,有火痰。寒痰清稀,火痰黄粘,都会咳。严重的火痰,需要化才能咳出。痰咳出不来人就会喘,呼吸困难,缺氧,窒息。心肺功能失调,白肺,心动过速,心肌炎就可能出现了。

如果病毒对温度敏感我们就能够采用温度提升或者降低来驱除病邪,抑或杀死病毒。如果这是真的,那就必须有一个条件:所有的病毒的耐温上限都必须低于人体机能承受的发烧温度上限,否则,病毒、细菌没有死,人自己先烧死了。很不幸,我们发现多数病毒的极限耐温是远远高于人体的耐温极限的(我们熟知的流感病毒、萨斯病毒、新冠状病毒的耐温上限远远高于人)。所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体发烧的机制是人体抵抗寒邪入侵的自我体温调节,以图恢复水气循环,驱出寒邪,而不是用发热高烧本身来杀死病毒,细菌!

通过发热,触发的机制就是:汗,排汗!我们知道中医采用排汗,发表来排寒邪外出,是最常见的初期治疗方法(后期可能会采用下法、和法、清法等)。发汗得目的不是减低体温,而是利用汗的代谢排除寒邪形成的凝滞的寒水,所以其标准是微汗出而不是大汗淋漓。发汗多,亡津液,胃中燥,必发谵语。

祖先们生存条件十分有限,常常使用一些“土办法”治疗感冒发烧。人们感冒了,热炕裹上被子发汗,或者喝一碗姜汤再裹上被子,出一身微汗,第二天感冒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的小毛病都没有了。“这不科学!”,这样的方法甚至太土了,但这有效,可能有效几千年了,在中国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了,在现代科学产生前就已经存在了。

为什么是通过发热来触发机体的驱寒功能呢?而不是升降酸碱度,或者改变体内某些细胞、某些组织、某些体液的化学成分,或者来一次体内的化学反应生成个新的物质呢?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任何成分的比例改变,或者成分改变都是基于物质的,用化学来说,那是要基于分子或者原子这样的物质基础来实现的,这些物质不能因为生病就在体内凭空出现。再次,浓度和成分的改变还有运输,须有浓度差的要求,即使根据需要产生了这些物质,在体内如何运输到目的地去还是个问题。

《素问.热论》中有“今夫热病,皆伤于寒”的定论,是对“伤于寒反发热“基本的解释。发热是一种人的机体温度自我调节机制,人病风邪而伤卫,卫一伤,寒邪入,寒怫郁热而生火邪,化暑,湿,燥,热而病变百端。风为百病之首,桂枝汤也就是天下第一方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