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该怎么恢复身体

139健康网 2022-01-13 08:33 编辑:潘彬 297阅读

整个怀孕过程使产妇的身体变化很大,分娩后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尽快复原,是每个产妇都十分关心的事。

(1)劳逸适当,睡眠充足
  
分娩时由于用力,产妇体力消耗极大,产后一般疲惫思睡。因此,产后最初24小时内,产妇应卧床休息,然后,可以起床在室内稍微活动,这样可促进恶露的排出,有利于子宫的尽快复原,也有利于产后大、小便通畅。整个产褥期产妇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分娩时产妇体力消耗很大,不时地看护婴儿更易疲劳,若不注意休息睡眠,易加快衰老,不仅肌肉松弛,还会出现黑眼圈。会阴裂伤严重的,至少要卧床休息1个星期。过早地参加较重劳动,易导致子宫脱垂,应特别注意。
 
产妇要注意卧床姿势。产后3~7天恶露最多,若总是仰卧,不但易出现子宫后倒,引发腰痛、白带增多,恶露也不易排出。因此睡姿应取侧卧位和俯卧位。

(2)注意大小便
  
正常分娩后尿量增加,因孕期体内所储留的水分,在产后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但头两天排尿有困难,第2~5天为多尿期。孕妇分娩后应尽早自解小便,以免膀胱膨胀,妨碍子宫的复原。

如果产后6~8小时仍未解小便,可鼓励和帮助产妇下床排尿,也可在下腹部放一个热水袋,或用温开水缓慢冲洗外阴,以刺激和诱导排尿。
  
分娩时大多进行过灌肠,大便已排空,故产后两天内可无大便。由于产后的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加上会阴部疼痛不愿解大便,常常容易形成便秘。家人可鼓励和帮助产妇排便,必要时可把开塞露塞入肛门帮助排便。有痔疮的产妇更应防止便秘。

(3)注意会阴部卫生
  
分娩时,因为胎儿通过而张大了的阴道于产后10天开始缩紧。被胎儿通过撑开的阴道壁,出现肿胀并有许多细小伤口,分娩后1~2天内排尿时会感到疼痛,通常1周后恢复。骨盆底部的肌肉约在4~8周内恢复。故产褥期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否则容易发生阴道壁膨出或子宫脱垂。如果分娩时施行了会阴切开术,分娩后1~2天内伤口有时会发生痉挛性疼痛,但不必担心,拆线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产后,特别是产褥期,会阴部分泌物较多,应特别注意卫生。每天可用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1~3次,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勤换会阴垫。
  
在产褥期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叫做恶露,含有分娩造成的产道伤口的分泌物,胎盘剥离后的血液、黏液、坏死的脱膜组织和细胞等物质,正常恶露没有臭味。在正常情况下,恶露色鲜红,为血性恶露,1周以后,恶露颜色转淡,为浆性恶露。2周以后,恶露变淡黄色或白色为白色恶露。正常产后3周左右恶露干净。
  
如产后2周,恶露的量仍然多且色红,可能是子宫复原不好。如果恶露有腐臭味,可能有细菌感染,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4)居室通风,勤换衣物
  
产妇要讲清洁。受旧风俗影响,至今我国还有些地区有人主张,把产妇居室关得严严的,对“风”惧怕三分,不让一丝一缕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产妇在这种空气污浊的室内数十天会严重影响健康,在夏天更易生痱子、中暑。还有人主张不让产妇刷牙、洗头、洗脚、用水擦身,怕引出“月子病”,这对产妇更是不利的。科学的做法是,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产妇应勤换内衣内裤和床单,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大小便后特别是哺乳前更应注意洗手。

(5)注意饮食的营养
  
产妇分娩之后,除了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妊娠、分娩的消耗,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还要进行哺乳。因此产后母体的营养需求比妊娠时还要高。产后增加营养,是产妇身体复原的重要条件。
  
产后1~2天,产妇的消化能力较弱,所以应摄入富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又不油腻的食物。如牛奶、藕粉、豆浆、米粥、挂面等。产后3~4天,不要急于喝过多的汤,避免乳房乳汁过度淤胀。产妇喝汤,一般应在分娩1周后逐渐增加。以适应孩子进食量逐渐增加的需要。随着消化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进食普通食物,吃些富含蛋白质的禽蛋、鱼、瘦肉、乳类和豆制品,多吃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了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适当吃些粗杂粮,一定不要偏食,除了开始几天少吃或不吃生、冷、硬或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类食物,以防消化功能紊乱或引起肠道疾病以外,一般不需要忌口。
  
剖宫产的产妇,应根据医生的要求进食,多吃几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不要过多地食入厚腻味重之品,那样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此外,产后并非吃得越多身体恢复越快,奶水越好。如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等症。且产妇活动较少,食入过多会引起身体肥胖,使妈妈们增添新的烦恼,因此要适当地控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