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是什么意思?(禅语经典名言?)

139健康网 2023-04-15 07:08 编辑:admin 259阅读

一、兀兀是什么意思?

不稳定;劳若。

兀兀,汉语词汇,意思是不稳定的;用心的、劳苦的样子。

兀兀出处:《禅道》:有偈诗云:滔天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

二、禅语经典名言?

1.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2.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 学参禅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5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三、禅道经典语录?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四、禅宗名言?

1、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译文: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悟道:不贪不腐心安然,潜心修行天地宽。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 第八章》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就接近于“道”了。

悟道:水利万物而不争,顺势而为成大道。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译文:保持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悟道:心灵从容不忘本,贫富贵贱无杂念。

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译文: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讲话就不会留下过错。

悟道:勤奋耕耘天地间,言行举止要规范。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道德经 第五十章》

译文: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四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些,却过早地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悟道:养生适度多吃素,寿终正寝不吃药。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悟道:低调做人纳百川,潜心做事天地间。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出色;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

人生悟道:建功立业不彰显,戒骄戒躁写人生。

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译文: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悟道:顺其自然修自己,改变他人徒枉然。

9、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译文:崇高的德好似空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

五、修心的禅语经典语录?

1、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2、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4、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5、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6、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六、古代名言名句禅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七、很禅意的短句子?

以下是一些禅意的短句子:

懂得放下才能拥有更多。

禅心静谧,万物皆明。

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心随自然,方得安宁。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大道至简,心无所执。

知足常乐,心静如水。

自在逍遥,无所畏惧。

心有所属,方能行稳致远。

万物皆空,唯有心中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