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方法十句口诀?
当我们感到特别易怒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发“嘘”音。
当我们感觉心烦,抑郁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张口发“呵”的音。
当我们感觉呼吸感觉不顺畅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张口发“呬”的音。
当我们腰酸背疼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张口发“吹”的音。
当我们感觉胃不饱胀,昏沉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张口发“呼”的音。
我们感觉内热,整体不通畅的时候,可以深吸气,然后呼气的时候张口发“嘻”的音。
这个不用刻意去记,当你在冥想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不通畅感受的时,在你冥想完成之后去对照一下,你应该使用哪个字,下一次把它带入到冥想中。
另外,在春夏秋冬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后面备注的字去练习。
要领就是:
自然的呼吸,呼气时略张口呼气,发不同的音,具体使用哪个字,根据你的需要,不仅在冥想,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产生对应情绪,都可以使用。
二、站桩的音乐十大名曲?
云水禅心》这首曲子给人以静然超脱的意境,乐音似水,空灵悠远,沁人心脾。
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放在这音乐中来洗涤,你就会感觉到所有的思绪,都因了这空灵的曲子,变的简单而无尘,洁净而清晰。
一切纷扰都变得那样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
碧海潮
音频:
00:0056:07
碧海潮起天地惊,碧海潮落鬼神泣。
碧海桃花之精英,凝于碧海潮生曲。
此曲一出奋鹰扬,能使妖魔胆尽丧。
弹指一挥风波起,太虚蹑后步天罡。
再吟此曲凋日月,纷纷四海大浪张。
世人未谙碧海意,尽道此潮最泱泱。
不知潮起潮落间,碧海一曲为君飨。
桃花飞殇哀往事,曲尽碧海尚彷徨。
明镜菩提
音频:
00:0056:4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曲《明镜菩提》可拂去万千烦恼和疲惫,一曲掠过心头,宛若昨夜春雨,今日遍地生青……
人生是靠自己来享受的,累的时候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听一曲静心的音乐,品一杯清心的绿茶,不急不躁,悠然自得。
女儿情
音频:
00:0059:40
《女儿情》为1988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第十六集《取经女儿国》的插曲,悦耳动听、悠扬感人,几十年以来仍被世人传颂,堪称经典。
多年来这首歌被改编成各种不同乐器演奏的版本,被翻唱的版本同样是数不胜数。这首歌堪称电视剧名曲中的经典之作。
一曲女儿情,一句若有来生,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蝶双飞、女儿美,人虽醉、心却碎,情已久、梦未圆。
武神传说
音频:
00:0058:38
趁春浓,为我展欢颜
心花放缤纷百瓣
舞几回,欲醉朱颜
春风里痴痴顾盼
看红黄片片柔柔淡白
春在河山撒明媚灿烂
他年回忆天涯乘风结伴游
千般情泛涌心间
爱花人,默记欢颜
幽幽花间往返
珍惜这春光照眼
琵琶语
音频:
00:0059:40
《琵琶语》这样经典的曲子百听不厌。每次聆听这首曲子,心灵便会一次次被意境吸引。
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的哀怨,天涯飘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此曲是否打动了你的心?是否古韵悠然,宛如看见于千年古镇之上,江南水乡巨幅的蓝印花布悬天而挂,迎风摆着。
如梦如幻,重复的曲调中感情就被一步一步被牵引,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
江山水意
音频:
00:0001:01:35
白衣出江左,江上清风游。
飘零何归处,人去即难留。
除却红尘事,麒麟亦烦忧。
远黛浮萍水,化作天涯路。
心游太玄
音频:
00:0057:30
古琴声起,就有一股禅意,眼前仿佛有一个香炉袅袅生烟,烟雾朦胧处有一位大师在打坐参禅;
感觉自己躺在一艘小船上,湖面非常的平静,有丝丝微风,静静的在湖里随它去,刚刚好是深秋,湖里洒满了泛黄的树叶……
心灵思绪在太玄的思想中遨游,乐曲追寻上善若水、无尘不涤、单纯微妙的清丽淡远风格,追随悠悠琴箫声韵,纷繁中找寻心灵的净土。
一花一世界
音频:
00:0001:05:56
无忧无虑,不骄不躁,无争无扰,就这样,忘却了过去,那落满尘埃的往事已成了一笑而过的淡泊。
一念一清净,一叶一菩提。人心本无染,心如明镜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每个音符,振荡着灵魂深处的躁动与不安,之前的沉重感好像在消退,整个身心变得放松起来,内心深处溢满了祥和与宁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虚静
音频:
00
:0058:11
静坐于微风中,
将这古朴高雅之天籁琴音,
拨弄的如此静笃深远,
如泉水叮当般声声敲打着心田。
静水悠悠,琴声袅袅,
像是从空山古刹飘来,
那么悠远,那么静谧。
虚静是一种人生态度,
排除一切杂念,
让心灵虚空,
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
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
去观察大千世界。
在静中让自己的修行得到提升,
在自观中走向觉悟。
静,通一切境界。
三、一位和尚上山时唱的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歌曲?
《静坐》因为和尚上山是一种冥想修行的方式,而静坐则是冥想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首歌曲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表现了和尚上山时沉浸在静默中的心境和修行状态。据了解,这首歌曲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坐》诗,后经历多位诗人和音乐人的创作和演绎,最终成为了一首富有美感和文化底蕴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