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故居?

266 2023-11-30 10:18

一、李光地故居?

李光地的故居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包括李光地旧、新衙及贤良祠(榕村书屋)等。

李光地(1642年-1718年5月),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

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681年李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二、李光地怎么死的?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李光地是李世民后代吗?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年间人,而李世民是盛唐第二任皇帝。两者相差千年。李世民北周时名臣李虎之后世,李光地福建泉州府人。应该是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都是姓李。但李唐王朝赐姓李的人太多了。李姓又是中国三大姓,确定李光地家的族谱都查不到其千年之前的祖宗是谁了。

四、李光地是几品官?

        李光地官至宰相,清朝宰相是一品。

        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八日,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

五、李光地是忠臣还是奸臣?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有诗书教养的富绅之家。史载其自“幼颖异”,五岁便入塾从师授读,“未尝一启齿,发声试之,辄已成诵,不失一字。善属对,矢口惊人。塾师弗能教也”。13岁遍读群经,18岁编写《性理解》,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像要义》,25岁通律吕之学,后又从著名学者顾炎武受音韵之学。

与陈梦雷同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李光地因涉及陈梦雷“卖友案”而声名不好。三藩之乱时,两人合谋由李光地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受到康熙赞许。平叛之后,身陷叛军的陈梦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狱,贬戍奉天。李光地却扶摇直上,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非但不救陈梦雷,反而落井下石。陈梦雷被逮入狱。陈梦雷悲愤至极,于七月份写下了《告都城隍文》,揭露李光地的背信弃义行为。陈梦雷十分憎恨李光地,骂他是“欺君负友”之徒,还写了《与李光地绝交书》。

康熙十九年(1680年),刑部尚书徐乾学代李光地起草一份疏稿,反映陈梦雷在耿精忠叛乱时有功国家的表现,逼李光地上奏。李光地难以拒绝,遂具名上奏康熙帝,请求宽免陈梦雷,改为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视盛京(今沈阳),陈梦雷献诗,甚受康熙帝赏识,遂被召回京师。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康熙五十七年五月,李光地病逝京寓。

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旧,倡导礼乐,实行海禁措施,限制了矿业的发展,对康熙晚年的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晚年的李光地仍大受康熙宠信,出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称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太子被废后,李光地开始辅助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称李光地为“一代之完人”,雍正元年(1723年)追赠太子太傅。曾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评其曰:“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在全祖望眼中李光地是个伪君子:“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

总的说来是个忠臣,因为虽然他人品不好,但是忠于君王,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事情。

六、李光地的电视剧结局?

李光地的电视剧是《康熙王朝》结局:

魏东亭称康熙“千古一帝”,康熙说只想把后事安排妥当。“千叟宴”外,容妃挑夜洗马桶,终被马桶压死,但她的内心是最洁净的,与那些为了政治利益尔虞我诈的人相比,她一点都不脏。

康熙心中悲痛,又心怀愧疚,传旨追封容妃为皇后。魏东亭对康熙称,想不到皇上会封这位皇子为接位之人,说完病逝。朝政之上,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走完自己辉煌的一生。(全剧终)

七、于成龙和李光地谁厉害?

李光地厉害,李光地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内阁大臣,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地位不如李光地。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圣祖康熙九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681年李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八、康熙为什么要贬李光地?

李光地被贬台湾,应该是康熙王朝里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李光地并没有此经历。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李光地的人物塑造可以说非常巧妙,一个读书人是如何被官场这个大染缸给染黑的。

作者在塑造李光地这个人物的时候实际上是掺杂了很多历史人物的,那么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电视剧中的李光地为何被康熙皇帝贬去台湾。

首先说,李光地因为台湾问题而平步青云,也算是这部剧中最后的一位主角汉臣。成为京官之后不免被明珠,索额图威逼利诱。作为一个正直的读书人,他开始是拒绝的。的确,当明珠,索额图分别拉拢他,并威胁他指定选官时,他的第一想法是拒绝。

但是他选择拒绝的方式却充满了读书人的傻与天真。他向康熙皇帝说出了索额图,明珠的结党营私,甚至把大阿哥和二阿哥之间的争斗都挑明了,你让皇帝的脸往哪搁?

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自己的亲信党同伐异,这不是拐着弯的骂皇上是昏君么?皇帝内心里也知道皇子,臣子背地里的勾当,但是这个时候不是解决此问题的时候,还有噶尔丹要去平定呢。

所以康熙借着明珠,索额图的落井下石,把李光地下了大狱。但康熙知道冤枉他了,也知道他是个忠臣,所以出征准噶尔的时候,把他带了去,以免在京遭人毒手。

可李光地不这么认为呀,读书人的执拗反而助长了其内心的阴暗面,他在等,等待时机把明珠和索额图全都搬倒,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终于机会来了,一征噶尔丹回来之后,皇上准备处理党争了。因为有太子在,所以索额图暂时不是清理的目标。康熙皇帝重启风闻言事,实际上就是冲着明珠去的。而且康熙也暗示李光地,有什么委屈,上折子,折子里说。

李光地心领神会,但是他最开始是奔着索额图去的。不过在得知索额图成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他把弹劾索额图的奏折烧了,转而弹劾明珠。

这件事实际上反应了李光地已经明白了为官之道,索额图不会倒,因为皇帝不会鸟尽弓藏。既然索额图倒不了,那明珠就死定了。因此,李光地敢大摇大摆的在明珠的寿辰上弹劾明珠!

实际上此时康熙皇帝就看出李光地的人性来了。不过还得用他,因为还有索额图呢。

二征噶尔丹之后,索额图入狱。李光地负责审理此案,当然,明珠也有份。

结果,李光地为了整死索额图,把索额图的罪状一条不落的全都记下来了,使得康熙皇帝大怒。

也至此,李光地完成了他的任务,当然这个人的恶毒也让皇帝了然于胸,干脆把他发配到台湾算了。

李光地至于有今日,实是因为环境激起了他内心的黑暗,而这些黑暗萌生出的仇恨,把他推入了深渊。

九、李光地后代出过哪些名人?

李钟伦,李光地子,字世得,别号菜园,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举人,著有《周官纂训》数十卷、《三礼仪制歌诀》1卷、《四书节记》1卷.

李琼,李光地从子,李茂夫长子,字世禹,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科举人,仕至山东范县知县。弟李钟德,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举人,仕至台湾府学教谕。弟李钟份,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举人,官至刑部郎中。

李钟倬,李光地从子,李光坡仲子,字世瞻,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举人,仕至浙江遂安县知县。

十、李光地为什么被康熙处罚?

李光地被康熙处罚是因为当时的他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康熙不想看到李光地走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出于对李光地的深厚感情,康熙做出了让他远离官场的决定,对于李光地来说,可能很难发现这一点,其实这是康熙对他的一种保护,让他远离官场,平安度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