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美国访问

139健康网 2023-06-26 00:04 编辑:admin 255阅读

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美国访问

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是1946年3月5日,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简要介绍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演说目的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还指出,在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丘吉尔呼吁英美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推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

二、英国首相丘吉尔全名

两届

1945年的英国竞选,丘吉尔出乎意料地失败了。工党席卷393个议席(保守党只获得213席),赢得远远多于议席过半(321席),在选民支持率方面,工党的优势不如议席方面那般显著,但也以47.8%对39.8%大胜保守党。似乎英国民众忘记了这位二战英雄,甚至连士兵们都抛弃了他们的优秀领袖,至少丘吉尔是这样认为的,丘吉尔坐在那里呆若木鸡,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为在野党领袖的丘吉尔对议会活动其实不太感兴趣。他不经常出席下院的冗长会议,对于继任人艾德礼首相也保持着尊重:“艾德礼先生贵为英国首相。艾德礼先生贵为战时的副首相,对于赢得战事有重要贡献。艾德礼先生是忠贞的爱国志士。我不准……叫他‘笨老头艾德礼’!”在野期间,丘吉尔所做的最惊人的一件事是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声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坐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后世的史学家将此视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三、英国首相丘吉尔庄园简介

丘吉尔的鹦鹉 已经就没有活着了, 一般小型鹦鹉的寿命最短,如牡丹鹦鹉能活7~10年;中型鹦鹉的寿命其次,在20~50年;而大型鹦鹉的寿命最长,能达50年以上。除了品种,主人的饲养方式也会延长或缩短鹦鹉的寿命。

四、丘吉尔首次担任英国首相

英国丘吉尔首相1874年11月30日出生,1940年5月13日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即66岁出任首相,此后至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宣告,英国已经赢得了对德国战争的胜利。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解散,丘吉尔辞职。

五、英国首相丘吉尔家族

《丘吉尔传》真实地描述了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的生平事迹。丘吉尔出生于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伟大的英国首相,童年的时候竟然有口吃。在他3岁的时候,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吃力。幼年的他,在保姆的帮助下,克服了口吃的困难,为他未来的政治道路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困难没有把丘吉尔打倒,反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中学时代,他在哈罗中学属于末等生,便去考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两次考试,他都名落孙山。第三次,他终于及格,进入了心仪的学校。但他和步兵班失之交臂,被分在了最差的骑兵班。他没有因此气馁,却于其中,处之泰然。在军旅生活中,他不断为自己补充知识,学识日趋丰富,在很多方面都比别人技高一筹,这为他今后的道路创造必备的条件。军校生活结束后,原来哈罗学校的末等生,竟然成为桑赫斯特陆军军官学校158名学员中的第八名。困难没有打倒丘吉尔,反而使他具备了渊博的学识。

六、英国首相丘吉尔传

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是1946年3月5日,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简要介绍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演说目的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止,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还指出,在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各国,“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丘吉尔呼吁英美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推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

七、英国首相丘吉尔传简介

丘吉尔于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1940年至1945年任期时的国王为乔治六世(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1951年至1955年任期时的国王为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伊丽莎白二世于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

八、英国首相丘吉尔生平

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丘吉尔获选为BBC举行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