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戒烟日(世界无烟日介绍?)

139健康网 2023-04-14 19:46 编辑:admin 248阅读

一、世界无烟日介绍?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的由来,可追溯到烟草的生长地南美洲。

烟草本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生活在当地的印第安人最初只是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列强进行了大规模殖民地掠夺。烟草从此便走向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普遍消费品。

后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引起社会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便将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又因为4月7日这天是世卫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所以人们又将世界无烟日的时间改到了5月31日。

每到世界无烟日这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以呼吁人们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

二、世界无烟日是几月几号?

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三、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分别是几月几日?

世界无烟日——每年的5月31日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施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联合国通过设立世界地球日,呼吁各国重视人类和地球的福祉,把爱护地球和保护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作为共同的责任。

四、“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世界无烟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世界无烟日的基本内容如下: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是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为了避免这两个事件的冲突,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开始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吸烟的危害:吸烟损害大脑,使智力受到影响。在烟草的烟雾中,一氧化碳含量很高。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地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的功能。

五、什么是无烟日?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2007年无烟日的主题是“创建无烟环境”,旨在提醒公众认识烟草烟雾对被动吸烟者和环境的危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目前全球有13亿烟民,其中9亿人在发展中国家。吸烟者的人数,特别是青少年烟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2002年,中国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吸烟率为3.08%。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调查显示:全球少年烟民人数增多   虽然烟草业一直声称这个行业能够带来就业和税收,对世界经济有很大贡献,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烟草业对经济的贡献远远不够抵消它对家庭开支、公共健康、环境和国民经济等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流行作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列入重点控制领域。2003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控制烟草危害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创建无烟环境”,也是在告诉公众,吸烟和被动吸烟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但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公众都有索取享有没有烟草烟雾污染的清洁空气的权利。只有“创建并享有100%无烟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