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发了白什么原因?

139健康网 2022-12-17 18:40 编辑:admin 241阅读

1、辣椒拟粉孢引起的番茄白粉病

危害叶片,多是下部老叶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黄色病斑,边缘常有不明显的黄色斑块,然后扩大为多角形病斑,从中央开始变褐,叶背产生白色霉层, 湿度大时叶片正面也会形成少量白色霉层; 发病后期,病斑变薄并呈深褐色, 病斑扩大连片,覆盖整个叶面,导致全叶变褐干枯死亡。

2、粉孢引起的番茄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发展。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绿小点,然后扩大为近圆形病斑,叶片正面着生白色粉状物,初期粉层稀疏,后逐渐加厚,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白色霉层。

3、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在 番茄 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的症状,但是常见的是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从发病的顺序看,经常从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温度从9℃到34℃之间,病原都能生长发育,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25℃。在最适温度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仅需10天到半月就可普遍发病。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后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病斑初生白色霉层并逐渐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即致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湿度大时,病斑正面也产生黑色霉层。

二、病原菌鉴定

1、由辣椒拟粉孢引起的番茄白粉病

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均为辣椒拟粉孢(Oidiopsis tauria )。 分生孢子梗较细,散生,无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无色,单个生于孢子梗的顶端,一般有两种类型:初生分生孢子烛焰状,顶端尖锥形,基部平截,表面很粗糙,有疣状或长条状突起,单个顶生于从气孔伸出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无色透明,大小为45.5~70.0微米×12.0~15.5微米。次级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棍棒形,两端平或钝圆,表面也很粗糙,有疣状、块状或条状突起,大小为44.8~72.0微米×9.6~17.6微米。


2、由粉孢引起的番茄白粉病

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番茄粉孢(Oidium lycopersici),菌丝分布于表皮,不穿透叶肉组织。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不分枝,无色,多为0~3个隔膜。分生孢子串生,椭圆形,大小为26~42微米×16~20微米,末端着生萌发管,老龄分生孢子表面有网状突起。


3、番茄叶霉病

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黄褐钉孢(Passalora fulva)。分生孢子梗簇生,呈橄榄褐色,顶端色淡,具1~10个隔膜,在隔膜处向一侧膨大形成结节状产孢细胞,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大小140~365微米×4~6微米。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链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变为淡褐色,0~2个隔膜,大小14~38微米×5~9微米。


三、发生规律

1、两种番茄白粉病

番茄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也可以随温室冬作番茄上越冬,待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随气流、风力、雨水等途径传播。在南方地区,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冬作番茄或其他寄主上存活,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可不断产生,反复为害。

番茄白粉病侵染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存在。该病在15~30℃均能发生,最适为25~28℃。在高温干旱和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菌源的条件下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2、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潜伏在种皮上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气流和灌溉水重复传播造成多次再侵染。

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内,由于温度条件基本上满足病害发展的需要,所以番茄叶霉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湿度条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大于80%)越易发病,高湿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重,光照不足、通风不畅等致田间湿度较高,可使番茄叶霉病发生加重。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5%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3~7月和秋季9~11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开花结果期。

多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田间过于郁闭、空气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连续阴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晚秋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四、综合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高垄栽培和膜下浇水,适时通风,控制田间湿度,尽量避免土壤忽干忽湿;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田间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将病残体集中销毁或深埋,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源;有条件的地方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年以上,可有效控制田间病原菌的数量。

2、药剂防治

番茄白粉病:在植株发病初期,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叶霉病:在植株发病初期,可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500倍液喷雾防治。

喷雾时要注意均匀喷施,叶面、叶背都要喷到,同时注意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