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盐度?

216 2023-11-15 21:44

一、黄鳍鲷盐度?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类。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1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二、黄鳍鲷做法?

准备材料

鲷鱼 一条(0.39kg)姜 半个葱 一颗蒜瓣 半头生抽 三勺老抽 两勺耗油 两勺红油豆豉 三勺醋 四勺白胡椒 一勺黑胡椒 一勺盐 适量香菜 花椒

步骤 1将鱼处理干净,鱼鳞刮干净,鱼鳃扯掉,把内脏掏干净,把那些黑色的膜都扯下来,还有腹部膜后的黑色物质。再洗干净。然后给鱼斜着划刀,用盐抹一下正反两面和划开的腹部。盐不要太多,淡淡的一层就行。然后肚子里塞点姜丝。放在篓子上晾干。

步骤 2准备材料。蒜瓣切片,葱切段,姜切片。干辣椒切两刀。然后香菜切末。然后拿个碗,放三勺生抽,两勺老抽,两勺耗油,一勺黑胡椒,一勺白胡椒,然后还有宅男女神老干妈家的红油豆豉三大勺。拌一伴这些调料。

步骤 3热锅下油,然后放姜片花椒干辣椒,榨出香味以后放晾干的鱼。煎鱼。将鱼翻个面,煎到两面黄色就行了,不用太焦,别老动它,小心鱼皮粘在锅底上。

步骤 4两面金黄(其实并没有太金),然后把碗里的酱料倒在鱼上,然后拿水涮涮碗把涮碗水里加醋,多加点,反正会挥发,把它们倒在锅里。然后加蒜片加葱段炖鱼吧。火别太大。中火就行。看自己的炉子。我的最大也就是中火。尾巴和头不在水里就盖上锅盖。五分钟后小心点的翻个面,继续炖。再翻面炖五分钟以后开始开盖收汁。要是鱼大就多炖会。实在不晓得多长分钟就巴拉巴拉鱼头,鱼头一巴拉就能歪歪这头盖骨要跟着下来了,或者鱼尾巴上的肉要炸开了就差不多了

步骤 5收汁之前加盐,别加太多,因为生抽老抽耗油豆豉都有盐,看着加点收汁就行。收完了放盘里,撒香菜。就完成了

三、黄鳍鲷和平鲷的区别?

1、外观不同

黄鳍鲷全名为黄鳍棘鲷,俗称黄鳍鲷、赤翅仔、黄脚立、黄脚腊。背鳍灰色,胸鳍、腹鳍及臀鳍在鱼体新鲜时会呈现鲜黄色,有时在鳍膜间具黑纹;尾鳍灰色具暗色缘,下叶具黄色光泽。最大体长35.2cm。

平鲷全名为黑棘鲷,俗称黑鲷、乌格、黑格、厚唇、乌毛、黑颊、黑立。体灰黑色而有银色光泽,有若干不太明显之暗褐色横带;各鳍暗色或淡灰色,背鳍及尾鳍具黑缘。最大体长47cm。

2、颜色不同:

黄鳍鲷的身体侧边有一条白黄色的点带,而平鲷则是黑色的。

而它们的胸鳍也有差别,黄鳍鲷的是黄色的,平鲷的是黑色的。

黄鳍鲷的鱼肚颜色相比平鲷的肚皮颜色浅一些,

四、淡化黄鳍鲷过程?

淡化黄鳍鲷的过程如下

当黄鳍鲷苗种淡化至 0.3%的盐度时,在0.3%的盐度下养殖 3 d 后将鱼苗转移至养殖池中。 1.5 水环境调控 淡化育苗期间要确保育苗池中的水位在1 m,每天换水量约为养殖水体的 80%。淡化育苗期间将水温控制在 25 ℃左右,水体 pH 值控制在8.5左右,%u3C1(溶解氧)控制在 5.2 mg/L。水体的盐度按照不同阶段苗种的需求进行配置。在淡化育苗期间,水质总体呈现清绿茶色,水中以硅藻为主要浮游植物。 2 结果 黄鳍鲷淡化周期为 30 d。

五、黄鳍鲷洄游时间?

每年8月~10月,产卵季节,黄鳍棘鲷没有远距离的洄游习性,但有明显的生殖迁移行为。在产卵前约两个月,便从近岸或生活的咸淡水水域向高盐的较深诲区移动,这一过程约需两个月,产卵后又重返近岸。黄鳍棘鲷主要活动咸淡水交界处,属于底栖生物食性类型的底层鱼类,每年黄脚8月~10月产卵季节,所以钓黄鳍鲷尽量找这种地方。

六、黄鳍鲷雌雄分别?

 “这种鱼最奇怪的,是它们雌雄同体,生殖腺中既有雄性成分(精巢),也有雌性成分(卵巢)”,南海海洋所相关专业人员介绍,黄鳍鲷1-2岁幼鱼时,先是成长为“功能性雄鱼”,其后2-3岁时,又会在生殖季节神秘转为雌性。这样,每年立冬前后,成熟后的黄鳍鲷会在产卵前两个月,主动从浅海区向咸分更高的深水区游去,在深水区完成产卵后再游回近岸。“如果水温合适,35个小时内,小鱼苗就会从黄鳍鲷的浮性卵中出生”,而到了第二年初春,新生的小鱼苗又开始一批批地往河口地带溯游。

七、黄鳍鲷怎么保存?

       首先将黄鳍鲷的内脏和鳃清除掉,需要长期保存的鱼,它的鱼鳞一定要保留,先不刮掉,等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再刮鱼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留鱼的新鲜度。

       近三天内要吃的鱼,可以把鱼鳃和内脏都清理掉,鱼鳞也可以一并刮掉,当然也可以吃一条刮一条,鱼鳃内脏是必须要清理干净的。

       其他近期不吃的黄鳍鲷,放入冰箱,近三天要吃的鱼放在冷藏室就可,切记不可超过三天喔,不然鱼会变质的。

       需要长期保存冰冻的鱼获可以用透明保鲜袋一条一条单独包好放在冰冻室里。

八、黄鳍鲷淡化方法?

黄鳍鲷淡化育苗饵料投喂共分为三个阶段。当黄鳍鲷鱼花在育苗池中放养 3 d 后进入第一阶段投喂。

第一阶段按每千克受精卵量投喂轮虫 5kg,以2 kg/d 的增长量投喂 10 d,当鱼苗长到 1.5 cm,进行第二阶段的投喂。

第二阶段投喂蛋白含量为 42%的粉状开口料,第一天每千克受精卵量投喂 3 kg 的开口料,后面以 3 kg/d 的增长量投喂一个星期,当鱼苗长到 1.8~2.0 cm,便可进行第三阶段的投喂。

第三阶段投喂 0 号料,第一天每千克受精卵量投喂 5 kg的 0 号料,后面以 1 kg/d 的增长量连续投喂一个星期,直到鱼苗长到 2.5 cm。饲料投喂量要根据水质、温度等状况进行适当调整,每天分早晚两次进行饲料投喂。

苗种淡化从受精卵刚孵化即开始,按照每天降低 0.1%盐度的淡化速率对黄鳍鲷苗种进行淡化处理。当黄鳍鲷苗种淡化至 0.3%的盐度时,在0.3%的盐度下养殖 3 d 后将鱼苗转移至养殖池中。

九、黄鳍鲷怎么养殖?

1、黄鳍鲷的养殖场地的建造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尽量利用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黄鳍鲷的养殖场还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排灌分家。没有潮灌能力的养殖场还应安装水泵或水车进行排灌和增氧。精养池塘一般面积为10-15 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水深1.8 -2.5 米,塘基坚实不漏水,池塘的注排水闸门宽0.8 -1 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放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饵科生物。

2、养殖方式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1)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 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 公斤。

(2)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a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 尾(5-7厘米),200-300 尾(7-8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 公斤。b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 尾(5-7厘米),200-300尾(5 -10 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 公斤。

(3)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生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a尖吻鲈、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 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b鲈鱼、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c笛鲷、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900-1000 尾(1 2-14厘米)和黄鳍鲷150-200 尾(5-8厘米);d卵形鲳、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 厘米)和150-200 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 公斤。

十、黄鳍鲷养殖技术?

食性黄鳍鲷为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底栖藻类,底栖甲壳类,浮游动植物和有机碎屑等都是其适口饵料。仔鱼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0℃时,摄食活动最频繁。一般在黄昏前摄食活动最强烈,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