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鮟鱇鱼好吃么?
有这样一句传说在日本美食界广泛流传,东邪西毒南帝北……呸,不对,是「西河豚,东鮟鱇」,说的便是关西的河豚和关东的鮟鱇鱼这两大世间奇鲜 。
日本吃货的舌头向来十分挑剔,但是这两大神物却一直让他们赞不绝口、欲罢不能。相较于至鲜又至毒,稍不注意便可能祸从口入的河豚鱼(河豚的致命诱惑,你抵挡得住吗?),鮟鱇鱼就安全得多了,食用时不必提心吊胆,可以完全放下心来尽情享用这难得珍馐
��
最丑的鱼
大抵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河豚和鮟鱇,虽同为美食界的双绝,但一个身带剧毒,一个奇丑无比。如此说来,倒还真有几分东邪西毒的味道,因为这么丑的东西怎么看都是大反派,只能暂且委屈一下英俊潇洒的宅男老黄了。
鮟鱇鱼到底有多丑?唔……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直接看图比较直观,请做好心理准备……
???这玩意儿是鱼?
相信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反应都是一样,因为要把这样一个……一滩烂肉和可爱的小鱼联系起来实在需要非同一般的想象力。
鮟鱇鱼其实种类繁多,共有16科265种,但外貌大抵相同,一个“丑”字即可概括。简单形容一下,一个大到夸张的扁平脑袋,脑袋上是一张几乎同宽的血盆大口,身体却一下子变得细尖,眼睛长在头顶,最神奇的是额头处伸出了一条很奇怪的鳍,形似灯笼,因此也被称作灯笼鱼。
(还是放骨架好看点)
最神奇的繁殖方式
说到鮟鱇鱼,有一件事就不得不提,所以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生物教学课堂。与自然界其他的动物不同,雄性鮟鱇鱼只有雌性鮟鱇鱼的1/6大,这就注定了他很难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于是神奇的进化造就了鮟鱇鱼独一无二的繁殖方式。具体请看一组漫画:
️
最顶级的美味
鮟鱇鱼被誉为人间极品,不但味道绝佳,营养价值也是极高,虽外形丑陋,但经过厨师的精心处理后,可怖的外表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勾人美味,再加上音同“安康”(日语也是一样,音为:アンコウ),因此在日本人看来鮟鱇鱼是一种招福美食,冬天吃上一锅可以讨来吉运。
鮟鱇鱼全身皆宝,七处为最——鱼肝、鱼皮、鱼肚(胃袋)、鱼鳃、鱼肉、鱼鳍以及卵巢,各部位味道各异,吃法亦有不同。最常见的料理方式是鮟鱇鱼锅,主食材是鱼肉,一般取自鱼身中段,与蔬菜、菌菇、豆腐等同煮,汤底则以味增风味、酱油风味居多,吃起来肉质紧实又不失韧性,鲜香满舌,回味无穷。有时,鮟鱇鱼肉也会被做成刺身,这自然又是另一种风味了。
▲鮟鱇七宝
除鱼肉外,其他部位多用以炸、蒸、炖、烤,或是做成醋物,比如鱼鳃就常用以烧烤,鱼皮和鱼子则多被做成醋味,是下酒的上佳之选。
皮、肉、鳃等虽好,不过要说鮟鱇鱼身上最绝妙的部位,则非有「海底鹅肝」之称的鮟鱇鱼肝莫属了。鮟鱇鱼肝大得惊人,重量约占全鱼的四分之一,丰润肥美、口感细腻,与鹅肝相比绝不逊色,在欧洲的售价甚至比鹅肝更高。由于仅能存活于深海,很难人工培育,因此鮟鱇鱼肝不会像鹅肝那样人为催肥,营养价值极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DHA和EPA比金枪鱼高4~5倍。
鮟鱇鱼肝的处理很是考究,一旦处理不当,要不就腥味逼人,要不就破坏口感,因此需要最为熟稔的匠人去操作。鮟鱇鱼肝多会做成寿司或下酒小菜,嗜酒之人对其爱得疯狂,一小碟鱼肝、一壶清酒,可以吃得他们眼神迷离,世事皆忘,悠哉如神仙。
��
最地道的餐厅
正如吃河豚要在“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春季,吃鮟鱇鱼的最佳时节则是在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上旬,这时的鮟鱇鱼尤为鲜美,远胜于平日,想要尝尝的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错过。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吃鮟鱇鱼应该去哪呢?
提河豚必下关,提鮟鱇则定要去茨城了。虽然在整个关东都可以找寻到鮟鱇鱼的踪迹,但是无论从风味还是饮食文化来看,茨城县都堪称其中翘楚。一起来看一下当地的一家超正宗的鮟鱇鱼餐厅吧。
▲茨城地图
▲茨城风光
山翠
茨城县水户市泉町2丁目2番地40号
「山翠」位于水户市水户车站附近,是一家地道的茨城乡土料理餐厅,主营菜品便是鮟鱇鱼。从外边看去,“山翠”二字高挂于店门之上,下边是句竖着写的“元祖 あんこう鍋”;内部装饰古色古香,精致典雅,部分餐具呈鱼形或是印有鱼状图案,恰合餐厅主题。
山翠的招牌菜是鮟鱇鱼锅,店家会先将鱼肝加入味增风味的汤头中稍煮片刻,再依次放入时蔬、鱼肉,煮至软化即可食用,小尝一口,回味无穷。待火锅吃完,可以让店家帮忙将剩下的汤汁做粥,倒入鸡蛋,撒上香菜,便又是一道上佳的美味。
除鮟鱇鱼外,山翠的纳豆道乐也不可错过,名产水户纳豆拌上海鲜或鹌鹑蛋,吃起来没有臭味,反而还有一种类似于炭焙的香味,定能给你的味觉一个惊喜。
有范儿的日本旅行方式,来微信公众号:汇唐环球
汇唐环球官网:http://www.huitanghuanqiu.com/
我们最近召唤汇唐环球第一批宇宙无敌可爱的粉丝到我们的VIP粉丝群!探讨关于日本的吃喝玩乐,有趣的餐厅、奇葩的新闻、动人的美景等等,有兴趣的话加我们的微信:18705120002,备注知乎,就知道你是我的粉啦~~
二、鮟鱇鱼品种?
鮟鱇,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
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
三、鮟鱇鱼多大?
答:鮟鱇鱼,是鮟鱇目鮟鱇科动物,头体宽阔、平扁。额嵴有低而圆形的瘤突或呈横形嵴。顶骨棘大,具上、下方骨棘,内、外蝶耳骨棘发达,上耳骨棘发达,关节骨具1指向前外侧的棘,下鲲盖骨具1棘,间鳃盖骨具1棘,肩棘发达,上具2~3小棘。
鳃孔在胸鳍基的下方和后方。第一背鳍6鳍棘,前3鳍棘发达,后3鳍棘较短小。第二背鳍鳍条9~12,臀鳍鳍条8~10。胸鳍宽大,鳍条19~28。眼小。成熟雄鱼的嗅囊较雌鱼发达。脊椎骨26~31。
一般体长在20~30厘米,最大的鮟鱇可达120厘米,黑鮟鱇可达50厘米。
四、潮汕鮟鱇鱼做法?
准备食材:鮟鱇鱼半条;葱,姜,蒜各5克;盐3克;食用油15克。
做法步骤:
1,鮟鱇鱼去皮洗净,切成大一点的块。
2,锅中烧开水,放入鮟鱇鱼焯一下,水开一分钟后捞出。
3,葱切段,姜切片,蒜扒瓣放入碗中,倒入料酒,醋,生抽,放入白糖,盐备用。
4,锅中倒入食用油,烧至八分开。放入碗中辅料爆香。加适量水烧开,放入鮟鱇鱼,水和鱼齐平就可以。
5,大火烧开,中火炖10分钟,出锅装盘。
五、鮟鱇鱼柳做法?
1、材料:鮟鱇鱼1条,卤水豆腐300克。配料:葱1段、姜1块、料酒1勺、糖1勺、盐1勺、陈醋1勺。
2、把鱼洗净,切成块。
3、卤水豆腐切成块。
4、烧好油,爆香葱和姜,然后把鱼块放进去翻炒。
5、加料酒,然后把豆腐加进去一起翻炒几下后,加糖和盐,也可加点陈醋,看个人口味了。
6、然后加水浸过鱼和豆腐,等汤汁收干就好了。
六、鮟鱇鱼鱼肚做法?
鮟鱇鱼鱼肚的做法
准备食材:
鮟鱇鱼肝、黄酒、西兰花一朵、黑胡椒、蒸鱼豉油等。
烹饪过程:
1、今天的鮟鱇鱼肝太小,也就没有挑筋膜,有一条黑黑的线,请当没看见;
倒入黄酒;
浸泡1小时,去腥。
2、大火烧开,上蒸锅蒸5分钟即可,实在是小,所以时间也就5分钟;
建议蒸的时间一定要根据鱼肝的大小而定,千万别一概而论。
3、蒸后,去掉汤汁,摆盘,放一朵西兰花装饰;
撒上黑胡椒粉,浇上蒸鱼豉油,黄酒蒸鮟鱇鱼肝就做好了。
鮟鱇鱼肝真的美味,非常非常嫩滑,可以一试哦。
七、什么是鮟鱇鱼?
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
八、鮟鱇鱼多吗?
多,鮟鱇鱼,头体宽阔、平扁。额嵴有低而圆形的瘤突或呈横形嵴。顶骨棘大;具上、下方骨棘;内、外蝶耳骨棘发达;上耳骨棘发达;关节骨具1指向前外侧的棘;下鲲盖骨具1棘;间鳃盖骨具1棘;肩棘发达,上具2~3小棘。鳃孔在胸鳍基的下方和后方。第一背鳍6鳍棘,前3鳍棘发达,后3鳍棘较短小。
九、鮟鱇鱼有毒吗?
没有毒
鮟鱇(ān kāng),俗称蚧巴鱼、蛤蟆鱼、海蛤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
十、鮟鱇鱼吃什么?
肉食性,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鮟鱇身体上由前背鳍演化而成的发光钓竿顶端内有上百万只的发光菌,状似小鱼,会发出亮光,可以帮助它们照亮海水定位猎物,鮟鱇还可以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小生物为猎物,再一口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