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古称“阳羡”。
晋惠帝时(公元310年),江南发生叛乱,宜兴人周己三兴义兵,平定叛乱。朝廷为表彰周己的功绩,特地成立了“义兴郡”,属扬州。
义兴郡管辖当时的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等六个县。这就是“义兴”的来历。
隋唐时,义兴郡被分为义兴县、鹅州,分属镇江、常州。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义”为“宜”,始称宜兴县,并沿用至今。这是“义”兴到“宜”兴的来历。
南宋末年,宜兴又改称南兴军。
元代,宜兴又升为宜兴府、宜兴州。
明代又称宜兴县。
清代雍正四年,把宜兴县一分为二,辟出一个荆溪县,主要是划小核算单位,增加赋税。县政府(古称县治或县衙)即在现在的宜兴长桥北面。
1912年民国成立,宜兴、荆溪两县又合并为一县。曾属于苏、常道及江苏省江南分署等管辖。抗战时,宜兴属于第三战区。
1949年解放后,宜兴县曾分别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署武进分政区、常州专区、镇江专区等。
1983年至今,宜兴隶属于无锡市。
上面不仅讲了宜兴这一地名的来历,还大致列出了宜兴的行政变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