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徒步怎么携带相机?

179 2023-12-30 21:04

一、登山徒步怎么携带相机?

方法

第一,放在专用的相机包里,再买单反相机的时候一般都会配一个相机的包,所以咱们出门的时候斜挎在肩上,等到拍照的时候再把相机拿出来比较好。

第二,就是在拍照的时候也不要把把相机那个背带缠在手上,而应该挎在胸前,这是拿相机的正确姿势。

二、高原徒步带什么相机?

可以试试索尼A7M3+腾龙28-200.

A7M3机身综合性能不错,视频照片都很优秀。重量也不重。

28-200镜头最大的优势是在保证了优秀画质基础上,非常轻便,完美焦段,一镜满足绝大多数需求,旅行镜头的完美选择。

三、户外徒步带什么相机最好?

如果仅仅是徒步的话,一天时间,首先衣着方面不用说了,其他带的第一是水,第二是食物,午餐与途中补充能量的巧克力等食品,还有就是眼镜,帽子,如果要登山的话还需要登山杖,手套,相机,以及领队还要准备些小药品,楼主70人,建议由一个领队带领 跟随3-4个副领队协同。

四、适合徒步爬山的运动相机?

如果你是徒步爬山的话,选择运动相机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防水、小巧、防抖等。以下是我推荐的一些适合徒步爬山的运动相机:

1.GoPro Max:GoPro Max 是 GoPro 品牌最新的运动相机,它具有出色的防水性能和全景拍摄模式。Max 的防抖效果也很好,可以拍摄稳定的视频。此外,它还可以控制其他 GoPro 相机,并具有语音控制功能。

2.Insta360 One X2:Insta360 One X2 是一款全景运动相机,它具有出色的画质和稳定性,可以拍摄 5.7K 的全景视频。X2 还具有智能追踪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并跟踪拍摄对象。

3.Gopro 8:Gopro 8 是 Gopro 品牌之前的旗舰级运动相机,它具有出色的画质和防抖效果。Gopro 8 的价格也比 Gopro 9 便宜一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骁途MAX:骁途MAX是最近市面上热门的运动相机,它的性价比很高,拥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拍摄效果。而且还可以拍摄VR全景视频,内置电子防抖,搭配上Max的镜头可以实现很好的拍摄效果,新手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这些相机都有各自的特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五、登山徒步有必要用运动相机吗?

没有必要,但可以带上。

推荐运动相机Foream风云客X1,它可以戴在头上,据眼睛的距离很近,能将你看到的美景收入,携带也比较方便。再有不用手拿着相机,解放了了双手。解放出来的双手也可以辅助爬山真是很方便的

六、登山徒步用什么运动相机比较好?

那肯定是要携带一款轻便,而且不用手拿的相机了,楼主你可以带上可穿戴相机Foream风云客X1,它可以戴在头上,据眼睛的距离很近,能将你看到的美景收入,携带也比较方便。再有不用手拿着相机,解放了了双手。解放出来的双手也可以辅助爬山真是很方便的!

七、登山或徒步时如何装相机入包?

我是一机三镜(1424s,24120,100400,机器z72,未来可能会把100400换成增距镜+200600),一只全高三脚架,没有无人机

我目前的携带方法是分开放置,24120挂机,短途直接胸挂挂胸口,1424用半硬质镜头袋装腰包里,100400用镜头袋放背包侧兜,夹在泡沫垫里,泡沫垫挖了个洞好减重,三脚架放另一边平衡配重

长途的话会把腰包换成胸前包,机器和1424全放里面,三脚架和泡沫垫绑在顶包外部,当然100400换成防水镜头袋继续塞在泡沫垫里

轻量化的话会把机器换成750+24120g+20g+730g驴炮(能借到的话会用340g),不用任何保护,750+24120直接挂胸口,20定和长焦衣服一卷塞包顶,三脚架换成另一根马小路挂外面,能比z套装轻个1kg左右

反正我的思路就是皮实耐操还经常用的直接不保护,暂时用不到的用备用品给予一定的保护,如果都是必需品那就舍弃保护直接上皮实耐操战损裸奔不心疼的

一点浅见,还望各位大佬斧正

八、户外徒步旅行,单反相机怎么放?

我觉得很多回答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徒步过程中相机要随取随用。。。

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高强度的徒步,你是不会有用相机拍照的欲望的。

脑子里想的全是什么时候到营地、晚上吃什么、几点能睡觉之类的。

低强度的徒步,也并不需要相机包,直接挎肩上就行了。

比如肩带搁右肩上,左手拿住相机,往身后发力固定住相机(其实不用刻意发力,重力或者徒步过程中的肢体摆动足矣固定好相机)。

这样拿稳的一批,我经常用这种方法拿着相机在碎石坡上越野跑。

如果是高强度的徒步,也不需要再另外购买内胆包。

我一般进山拍东西,带的设备有:

尼康D810+手柄,尼康D810A+手柄。

适马20mm/f1.4

腾龙15 - 30mm/f2.8

尼康24 - 120mm/f4

信达大星野赤道仪

两个脚架,另外还会额外带2个云台给赤道仪用。

有时还会带几个gopro或者悟。

露营装备一般带-30℃的,有时还会带一些技术装备。

算是超重装了吧?

桌子上除了充电器、插排外,剩下的都是我要带的设备。

我使用的方案非常的简单粗暴。

以上次进山拍双子座流星雨为例,我带了两个大包,一个Osprey气流,一个Osprey苍穹。

气流的AG背负优于苍穹(我的苍穹是老款,没AG背负),所以所有的拍摄设备全部装气流那个包(包括一些比较重的技术装备)。

苍穹装的是露营装备、食物以及部分衣物。

相机使用的方案是用羊毛袜以及抓绒包裹起来,放在睡袋仓上层(底下是睡袋)。

放进去之后,再在相机外侧塞一些比较薄的衣物进行保护(左右两侧搁脚架,内侧是背负,所以不太需要再进行保护)。

最后在相机上面放手电、充电宝、纸巾、零食、帽子、手套之类的小东西,固定好就OK了。


其实户外摄影,并不需要额外购买什么摄影包。

很多人担心没有摄影包的保护,相机会磕碰到,我觉得这种担心有点儿多余。

1、相机没有你想的那么娇贵,碰一下就完蛋。

2、用衣物包裹住塞包里,只要固定好,就不会磕碰到。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镜头的光轴。光轴这东西,镜头不小心摔到了就可能歪,只要歪一丁点儿,就会对画质产生巨大的影响(风光还好,拍星空的话,光轴歪对画质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我16、17,进山的次数加起来可能有将近20次,两年下来,相机、镜头的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磕碰。

至于内部有没有坏,我直接上对比图吧。

两张图都是适马20拍的,第一张图是我用适马20拍的第一张星空图(16年2月),第二张图是17年拍的最后一张星空图(17年12月)。

看边缘的星点,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么?(拼接带来的畸变不算)

要知道,这套设备被我在山里狠艹了两年。

所以户外摄影,别太纠结摄影包的方案了。。。


关于摄影包和户外包,我从来都是选户外包(朋友找我推荐,我也是推荐户外包)。

摄影包对于相机的保护上,和户外包相比,并没有好多少。另外一个随取随用的优点,在户外也很难用到。

在我看来,为了多那么一丁点对相机的保护,而放弃一个背负性能特别牛逼的户外包,去使用一个空间小、背负性巨差的摄影包,是非常非常不理智的。

至于胸包什么的,我只能说,爬爬香山、爬爬青城山什么的用一下还可以,重装徒步背一个胸包,最多走个10分钟你就想把胸包给扔了。

背起来太瘠薄难受了。


最后给大家强烈安利小鹰带AG背负的包。

对于徒步党来说,带不带AG背负可能无所谓,但是AG背负简直就是为摄影党们设计的。

1、AG背负和包体之间有空隙,并且这个空隙还不小,可以更好的保护相机的内侧。

2、AG背负更贴背。上次进山,我那个气流,装了不下40斤的东西,你们能想象我背着40斤的东西还能在碎石坡上跑,并且背包没有晃么,跑动过程中重心没有偏移么。。。

反正我之前用鸟包(bora 50)、Dana Design、小鹰(无AG背负)的包,背起来都没这么稳。

3、AG背负自带弹力,更方便固定相机。


想到哪儿说哪儿。。估计有点乱。。各位凑合着看吧。。= =


评论里的某人,自个儿体力不行就别瞎评论了,说我强答,自己发一堆跟题目没关系的图给自己打广告就不是强答?

视力有硬伤也就算了,逻辑也是各种混乱。

看见照片里有个箱子仿佛就发现了新大陆,没看见我评论里说了什么?

没体力玩重装徒步的,就以为所有玩重装徒步的都是假的。

呸!键盘侠!

自驾到目的地,常用的行李我不装箱子塞包里,来你跟我说说搁哪儿。

晒图晒装备是吧?好像谁没有似的。

好像就你玩户外似的。

晒个帐篷图就能说明什么问题了?

好像就你有帐篷图似的。

来,跟我说说你不徒步,怎么到这两个地方。

评论中我说的很清楚,自驾用箱子,徒步之前全部清空重新装包。我的回答从头到尾都是在讲两种强度的徒步线路,如何放相机,为什么要这么放相机,对比分析摄影包和户外包之间的优劣势,如何选择合适的背包。嘿,你倒好,上来一句没看见登山杖就不是徒步,硬说别人强答。看了眼你的回答,实在不好意思,一眼瞅过去就看着一堆跟提问不相关的图,一堆的广告,一堆完全不相干的废话,你说我该怎么好好看?硬说别人强答,很可以,很强势。给您拜个早年,“翻滚”蛋吧您内。

@梁燃

另外别晒你回答里那种没鸟用的图,晒一些徒步的里程,嗯。

我不光能提着箱子徒步呢,我还能背着包越野跑呢。

嘿,突然想起来了,我今年还真要背着箱子徒步进无人区。

没办法,我们用的器材多,两机N镜,如影,悟,一堆的充电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还要带一堆的技术装备,-30温标的衣物和露营装备。

哪能有你那么舒服,连个脚架都不用背,周末来回走个腐败轻装线就能说徒步了。

你跟我说说,我没资格答这个问题。

你,有,资,格,吗?

哦对,别用微信那种步数,能作假,记得用手表的,速度和里程做不了假。

灰色的是没带手表没记入数据,拉低了平均值。

有几天时间,平均每天多少里程自个儿算,图上一清二楚。

顺带说一句,这是平均海拔4500的无人区的数据。

别自己体能弱鸡就当所有人都弱鸡。

说我没徒步来强答,呵呵。

好好写个答案硬是被人喂苍蝇。

嗯,就这样。

不打算删了,就留这儿了。

九、上山徒步还是下山徒步好?

上山徏步好还是下山徒步好?

当然是上山徒步好,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上山消耗体力大又累,但休息之后腿却不疼。上山还能更好地欣赏风景,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登上山顶之后更有成就感。下山容易伤膝盖,对身体不好,下山之后还需要休息好几天才能恢复过来。所以还是步行上山,乘坐交通工具下山为好。

十、徒步文案?

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让自己好好的锻炼,才能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力量,我相信屠夫会让自己坚持下去,当自己走起来那一刻,这就是自己迈出的人生第一步,一定会坚持锻炼自我,人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拥有革命的本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