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潜意识的名人名言?
1、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苏格拉底
2、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3、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面的最好方法。——荣格
4、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困扰。——伊壁鸠鲁
5、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6、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7、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叔本华
二、十大世界顶尖哲学家语录?
世界十大哲学家的哲学语录
1.你担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的东西。——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3.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灾难之门。——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4.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5.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6.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7.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8.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9.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10.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神。——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11.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12.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13.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14.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15.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6.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7.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8.有学问,然后有先见;有先见,然后能力行。——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9.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卢梭(法国思想家)
20.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卢梭(法国思想家)
21.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到跟关于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卢梭(法国思想家)
22.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卢梭(法国思想家)
2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国思想家)
24.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培根(英国思想家)
25.绳子总是断于最轻的一拽。——培根(英国思想家)
26.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培根(英国思想家)
三、为什么说慎独是一种修养的方法也是一种境界?
一位智者说:“当我打开的时候,就是我锋芒毕露的时候,需要我去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无需谦虚。当我闭合的时候,也是我掩其锋芒的时候,慎独慎行。”
慎独,中国人的千年修行
《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两千多年后的曾国藩,在临终时告诫其子:慎独则心安。慎独,不仅是某个人的修行,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一场大修行。君子慎独,是几千年来被奉为修身最高境界的法则。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块醒目的横额,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守身之先务也。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这天,曾国藩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曾纪泽双手把纸展开,第一条写的就是: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人如果能做到慎独,心里自然会平静、安定、富足。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养心最难做到的,就是慎独。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会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慎独,智者的人生大境界
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因此,在孤独中保持自我,在孤独中修养自我,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南宋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的时候,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慎独,本质上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诚其心,正其意”,是对自我内心崇高道德律的敬畏。一个诚心正意的人,一个敬畏自己心中神圣道德律的人,一定善良的、富足的;群处能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慎独,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孤独中获得升华,得到大自在,大逍遥。内心就获得了安定和富足,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不会苟且的去迎合别人,更不会在独处的时候放纵自我。
慎独,是一场自我与全世界的对话,更是自我与灵魂的对话。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能在绚烂中归于平淡,在世不染,阅历深厚,返璞归真。
慎独的最高境界,就是笑而不语、光而不耀、威而不猛的境界。慎独的境界里,有清凉自在的心,有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
慎独,是中国人的千年修行,是一种静美,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