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论独处(一个人独处,呆在属于自己的维度?)

139健康网 2023-05-16 12:11 编辑:admin 77阅读

一、一个人独处,呆在属于自己的维度?

学会独处,这是一生的修行。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

一个人的独处,需要勇气,信念和强大而丰盛的内心——与外界的喧嚣相对峙,与内心的寂静相持。

独处对有些人来说是遭罪,而对真正有人生意义要求的人来说,独处也是自己的幸福时刻。

有人在寂寞中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空虚无聊,任由身心失序,在寂寞中失去自我。

有人在寂寞中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静坐冥想驱逐寂寞。

有人则把寂寞当成一次自我觉醒的契机,在独处中完成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思考,借此完成生命的内在升级。

更高意义的独处,不光是指一个人单独相处的时间,更指在热闹人群中能够保持精神独立、欢喜的一种高级意识状态。

高质量的独处,是人生成长最快的修行,也是成年人真正的奢侈品!

人的真正吸引力来自生命能量的提升,独处可以升级一个人生命的三种能力:

一、修炼慎独,升级生命自律力

头顶三尺有神明。

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恰是规整、净化自己的意念状态的最佳时机。

在慎独中完成精神的管控,这是一种高级的人生自律。从气场形成的角度讲,自己一个人慎小慎微状态下产生的气场能量,细腻、纯粹而又生机饱满。

不愧于屋漏,不欺于暗室,是谓慎独。一个以慎独为修行的人,必然有一种磁场,一股正气,在芸芸众生中耀眼夺目。

二、提升思维,升级意识跃迁力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你不必祈求自己的人生一日千里。有些时候,精神层面的适度休息可以让你蓄积更多的能量。在人生平静期,或者是低谷期,更要耐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当周围的环境给你舒展的机会,你自可酣畅淋漓。

真正的思维跃迁,一定是在身心安静中完成的。

三、连接高我,升级生命觉醒力

与天地精神往来,独处是生命觉醒的开始。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来归。独处时,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呈现在你的意识状态中。你的意识更加灵明,更加整体。

在身心对话的过程中,你还会发现自己才是生活的全部。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全息的宇宙,回到自己,身心归位,你便会产生与天道的自然链接。

当一个人回到本自具足的生命状态,爱与慈悲便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呈现出来,为更多的人服务便会成为一种自动的生命选择。

人生如同呼吸,一进一出,一动一静,要在喧嚣中完成回收,也要在独处中完成扩展。这样,你的人生频率才会张驰有度,从而形成有谐有穿透力的生命气场。

庄子说:“独有之人,是谓至贵。”能够和自己相处,懂得独处的人,才能拥有最尊贵的气质。

只有能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才是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

二、男人独处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作家叔本华曾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越处在喧嚣之中,越能心静如水的人,在独处中,可以找到一个人的清欢。

我喜欢独处,没有人多时候的局促、不用说违心的话、不必时刻在意别人想法。

鲁迅说:“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

我喜欢独处,其实是感觉一个人真的很舒服,真的不想因为刻意迎合谁,而扭曲了自己。

人生,真的不需要刻意地去合群,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独处的时候,会欣赏优美的轻音乐,亲手做一份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泡一壶茶,然后打开喜马拉雅听听书,或是修剪阳台上的月季,看着它们每天渐渐长高开出娇艳的花朵来,我的内心也心花怒放,或是点上香薰安静的练上一节瑜伽,直到内心静如止水。

记得少年时看《百年孤独》看到泪流满面,感觉世间都是孤独的行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接受并欣赏孤独之后,反倒不会太多去想孤独这件事情,独处时或品茶赏花、或林间漫步、或负暄而坐、或与书为伴……

没有任何伤感的情绪,有的是宁静的澄澈与满心的欢喜。

独处的时候,是给自己一个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是,最终找到自我。

很多人都是在独处的时候,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清理自己的家,比如画一些小画,比如听听喜爱的歌曲或纯音乐,比如挑本爱看的影片,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完,或者拿本爱看的小说,躺沙发舒舒服服地看会,比如摆弄摆弄花花草草,也选择性地做一些干花,满天星,勿忘我等,当然还会做些糕点,像什么核桃酥,蛋糕,芝麻薄脆小饼干,红豆面包……

独处的时候,有好多事情可以做,手忙心闲的状态,独处的时间太宝贵,越想独处越无它的时间。

但生活中多数人还是害怕孤独的。独处的境界,难以到达。

偶尔,一个人静下心,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种感觉,其实挺好。

静与独处在于品尝,滋味鲜美在于领悟,人生都是反反复复在喧嚣和独处中游走,独处就像一种治愈人心灵的妙药,让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得到过滤而充实中。

一个人也只有诚实面对自己时,才能真正地与自己相处。

朋友是一个文艺青年,她说,生活的原因,下班以后常常独自一人。但是我并不觉得孤独,而是很享受这可以自由支配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独处时才能照见自己,才能听到自己心的声音,才能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内心究竟想要什么,不要走着走着忘了初心。

而她最喜欢在独处的时候写毛笔字,看古书,和书中人的灵魂亲密接触,尤其是能产生共鸣的人,就像灵魂的转世,他就好像在你对面,娓娓道来,亲切交谈,我总是听不够,怎会觉得孤独?

有些人,总会在意别人的关注,在乎理解及被接纳与否。总是会遭误会,遭嫉妒,于是就闷闷不乐。

这些负面情绪只有通过独处静思才能疗愈。

独处不孤独,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所以人生,可以让自己学会独处,在宁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叔本华认为人生之道在于?

1,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荣耀

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人。例如以深刻和挑剔著称的尼采,就对叔本华的哲学推崇备至,曾写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音乐大师瓦格纳将音乐名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弗洛伊德也深受其影响;托尔斯泰形容叔本华为“卓越的天才”;文学家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还有其他很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响。

但叔本华在生前大部分时间里,都籍籍无名不被认可,在去世前几年,哲学理念才为世人知晓。他25岁发表的认识论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无人阅读;30岁写成的被后世惊为天作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本都没卖出去。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成了叔本华的哲学核心,内容涵盖大自然物理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讨论了认识论、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德国作家托马斯夸赞“整本著作犹如一部交响乐作品”。

可以说,叔本华在30岁时就形成了自己完全成熟的哲学体系与思想,后来的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补充阐述。

但这本著作首版只发行了500本,还全部堆放在仓库无人问津。

叔本华在62岁时把扩充了内容的著作修订成《附录和补遗》,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后来他的好友兼崇拜者说服出版社,首印750本,叔本华获赠书10本,没有稿费。三年后,英国评论家约翰奥森弗德读完后惊人天书,对之大加赞赏,并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评论文章。

叔本华墙内开花墙外香,由此一举成名。

叔本华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不被认可,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念与天赋。他从默默无闻到登上名誉高峰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如同他所说“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摘取自《附录和补遗》,在这本书中涉及到幸福、孤独、名声、荣誉等话题。主要讨论了如何才能尽可能愉快地度过一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幸福论。

2, 幸福不是快乐很多,而是痛苦很少

对幸福这个话题,各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握有权势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是幸福、有人认为有人疼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幸福。总之,各人有自己的标准。

叔本华理论认为:并没有绝对的幸福,幸福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所有人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我们用人体来做比喻,身体的一小处疼痛,都会进入头脑意识,人的注意力就会被抓住,人整体的舒适感会因为这点不舒服而大打折扣。

同样,日常生活中,即使大部分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愿发展,仅有一小部分背道而驰,那么你的感觉就不会那么舒畅。

身体的不舒服不可避免,世间事也并不总如人所愿。从这一点来说,幸福也并不绝对,只是相对而言。

如果一定要衡量是否幸福,并不是向人们询问令他开心的事,而是了解烦恼的事。他操心的事越微不足道,说明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有更不幸的事,小事就不会对人造成困扰。即痛苦越小越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越幸福。

如叔本华所述,“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一切都是虚幻不安的。”

基于这点,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从以上来看,获得幸福有效做法就是降低痛苦,诚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那么如何做?

对于肉体上的痛苦,一般是由病痛带来,需要通过医治减轻。而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种感觉,“我们感觉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人的思想意识所能达到的程度,决定了你对事物的感知级别。

叔本华认为,思想平庸的人会时不时陷入无聊状态,而无聊又是导致痛苦的直接根源。

为了驱赶无聊,人们借助于娱乐、社交等方式,试图得到快乐。但是带来的只是暂时的愉悦,很快又会陷入到无趣中。所谓狂欢之后的失落。

解决方法就是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要求越多幸福所依托的范围越大,遭遇变故的机会变大,建立的根基也容易倒塌。而要尽可能地保持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关系,即将范围缩小,要求越少越容易满足,越有助于增进幸福感。

此外,叔本华还提出:精神上的富足最能带给人幸福感,是一个人能否幸福的关键。

3,精神富足是幸福的关键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人自身所拥有的东西,如思想、智力、健康等;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如财富、权势等;人向他人所展示的样子,即他人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如名誉、名声等。

前一项是人所拥有的主体,后两项属于客体。主体属于精神财富,客体相当于物质财富。

客体是别人可以给予的,也即意味着可以被拿走。如果拥有它能让人幸福,那失去它肯定也会让人痛苦。幸福就不能算是永恒不变。

主体是自身拥有的东西,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真正拥有幸福。因为人们感觉快乐还是痛苦首先是你的思维和意识的产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肤浅还是富足深刻完全在于他理解事物的禀赋。

对于同样的事物,头脑庸俗的人可能认为是乏味的,而思想丰富的人却认为带着意味深长的韵味。总之,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人的理解和看法。

“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即精神能力的范围决定了人们领悟高级快乐的能力。精神能力有限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如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无营养的娱乐八卦等;精神能力无限的人享受卓越的思想带来的乐趣。

那么精神能力的优异取决于哪些方面呢?主要在于修养。如高贵的品格、超群的智力、良好的性情、渊博的学识等。这是一个人价值与个性的体现,是属于人的美好素质。它们让一个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神经力量与感觉体验,更容易身处愉悦氛围中。

在叔本华看来,具备这类良好素质的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贵族。

“世界上有三种贵族,基于出生和地位的贵族;基于金钱和财富的贵族;基于精神思想方面的贵族。最后一类真正至为高贵,只要给予这类人时间,他们的尊贵就会得到人们认可。”

叔本华同时也阐述了这类人会存在的问题:超常的感觉能力也会引起情绪失控、不定期的忧郁。亚里士多德也有类似理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郁的”。

这也是一般在艺术方面表现杰出的人,如诗人、画家、哲学家,都有几份抑郁的原因。甚至有种说法是大部分的诗人都是疯子。

因为他们的精神能力优于常人,超常的神经活动让他们得到更多乐趣。相对应地,也注定比别人承受更多,对痛苦的感受力被加强。

如同圣经旧约中所说,“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

即这类人容易得到幸福也难免忧郁。也证实了幸福只是相对而已。

这类人优越的禀赋,激烈的气质决定了他鲜明的个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疏远他人、喜欢独处。